第 10 句因包含“白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白帝
第 14 句因包含“填,溝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填溝壑
第 16 句因包含“豹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豹隱
第 25 句因包含“蹇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蹇驢
第 33 句因包含“原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原隰
第 36 句因包含“神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駿
第 36 句因包含“神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駿
第 37 句因包含“著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著鞭
第 50 句因包含“鴻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毛
第 50 句因包含“鴻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毛
第 14 句因包含“填,溝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填溝壑
第 16 句因包含“豹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豹隱
第 25 句因包含“蹇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蹇驢
第 33 句因包含“原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原隰
第 36 句因包含“神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駿
第 36 句因包含“神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駿
第 37 句因包含“著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著鞭
第 50 句因包含“鴻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毛
第 50 句因包含“鴻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毛
通川阻雪 明 · 申楫
出處:河陰先生文集卷之二
客行一千里,始到通川郡。
通川界北路,有嶺阻且峻。
東望海漫漫,颶作天地震。
氣象怕難測,風土何須問。
茫茫三日雪,威挾白帝奮。
晦冥歘千變,乾坤皚一瞬。
誰云平地尺,溝壑填萬仞。
絕巘松柏摧,深林虎豹隱。
物固不能堪,矧伊人皴皸。
淹留久未歸,百憂痕雙鬢。
王事有程督,失期知悔吝。
雖無從者病,實有由也慍。
既乏蹇驢興,安得木馬運(謂雪馬)。
邑人前致辭,官何不早趁。
此土異炎方,九月戶已墐。
楸池實天險,冰凍不可近。
原隰每懷及,圣哲況有訓。
官是奉命官,驲騎跨神駿。
柰何懶著鞭,逗遛方愁晉。
日暮道云遠,前修斯發(fā)憤。
今失不自勉,觸事鮮不僨。
我聞邑人言,始疑而終信。
平生不自謀,尺退無寸進。
從今策駑鈍,顧仆加戒慎。
安知出險難,翼乎鴻毛順。
萬事付之天,聊復進官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