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嚴陵”,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嚴家
第 7 句因包含“嚴陵瀨,七里”,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嚴子瀨
第 7 句因包含“嚴陵”,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嚴光
第 9 句因包含“云雷”,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雷
第 15 句因包含“二雛”,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雛
第 22 句因包含“飛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蓬
第 22 句因包含“飛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蓬
第 26 句因包含“玲瓏”,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瓏
第 29 句因包含“丹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丹邱
第 30 句因包含“天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塹
第 30 句因包含“馮夷”,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馮夷
第 35 句因包含“韓翃”,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翃
第 40 句因包含“赤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子
第 48 句因包含“支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支公
第 53 句因包含“清都”,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清都
第 67 句因包含“同社”,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同社
第 68 句因包含“碧筒”,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碧筒
第 70 句因包含“三嘆”,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嘆
第 7 句因包含“嚴陵瀨,七里”,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嚴子瀨
第 7 句因包含“嚴陵”,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嚴光
第 9 句因包含“云雷”,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雷
第 15 句因包含“二雛”,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雛
第 22 句因包含“飛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蓬
第 22 句因包含“飛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蓬
第 26 句因包含“玲瓏”,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瓏
第 29 句因包含“丹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丹邱
第 30 句因包含“天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塹
第 30 句因包含“馮夷”,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馮夷
第 35 句因包含“韓翃”,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翃
第 40 句因包含“赤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子
第 48 句因包含“支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支公
第 53 句因包含“清都”,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清都
第 67 句因包含“同社”,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同社
第 68 句因包含“碧筒”,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碧筒
第 70 句因包含“三嘆”,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嘆
舞鶴篇。寄呈玄鶴館(威堂。勻丈朱溪居停時樓名。) 清 · 姜瑋
押東韻 出處:古歡堂收草詩稿卷之四錦洄唱酬集
石琴堂前雙氋氃,來自羊角之山石壁中。
石壁槎枒一千仞,下臨江水磨青銅。
憶昨先生攜我輩,富春山下浮吟篷。
半日不過嚴陵瀨,七里春水煙濛濛。
忽驚云雷兼亂麻,斧劈老巖何巃嵷。
石間棲止玄衣裳,遙識仙禽啼上風。
一鶴得意翔天外,一鶴歸巢哺未終。
二雛側頸瞰巢外,丹睛生輝毛未豐。
玉寶高去二千年,不謂瑞羽游天東。
土人不知是何物,題品水鴉與圃鴻。
慧禽防患養(yǎng)兒孫,人生漂泊隨飛蓬。
鳳凰孔雀集誰家,舉酒感嘅東坡翁。
歸來頗聞毛羽長,玄彩照日紛玲瓏。
好事仰首取不得,誰出下策為火攻。
危機直逼丹邱穴,天塹無賴馮夷宮。
脆翼拍拍才過江,力盡就擒誇奇功。
山村食盡當燒琴,鶴乎賦命至此窮。
不枉詩人喚韓翃,遠煩赤腳攜雕籠。
丹嘴脩脛貌魁梧,階前對峙分雌雄。
先生得之意欣然,哺養(yǎng)一與赤子同。
即成鶴屋編細竹,更規(guī)鶴糧捕蛙蟲。
漸習隨人如須毋,張翅仰唳色忡忡。
鶴意應適同江湖,山池水碧菰蒲叢。
翩翩自是云天姿,先生意惜過支公。
教兒仍成玄鶴篇,端莊流麗何其工。
朝來雙鶴忽軒翥,徘徊直欲九霄沖。
咫尺清都應見招,仙人羽蓋倚崆峒。
終是義重情不忘,下立山庭蕉花紅。
還向庭中舞一回,仙仙步武追絲桐。
移向花前屹不動,海天遠思睡朦朧。
德意成就及微命,驚詫漁叟歡樵童。
先生羽儀朝瑞日,愷悌之澤誰不蒙。
況共忠良翼圣明,大哉天地均帲幪。
先生馳書告同社,兼寄香醪替碧筒。
紫裘腰笛者誰子,拊掌三嘆悲遭逢。
明朝披氅急走去,仰看飛鶴盤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