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句因包含“元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常
平壤趙文忠(浚)和溪堂座主真跡帖。即用文忠原韻(閔雅顏屬題。)壬午 清 · 申緯
 出處:警修堂全藁冊十花徑剩墨六
溪堂藻鑒何太偉,佐命功臣出門下。
我得伊人勛業(yè)外,古墨龍騰造化。
門生座主唱酬,禮摯義隆情非假。
翠幕高帳紅粉,燈毬月舫晶光射。
山河不改鐘簴移,盛事無跡代謝。
左軍戎馬真主,富貴赫然誰能追趙公當(dāng)麗季廢興之際。為左軍揔制。)。
遂令大勛小藝,詞翰卓絕無人知。
嗟我生晚撫卷嘆,東州山人跋已遲東州跋云。此卷關(guān)兩朝近三百年。今去東州又三百年許。)。
元常老鐵出處殊,比而倫之不似東州跋云。詩不減揚(yáng)鐵崖。行草殆亦鐘太傅其人也。)。
我但嗜古瀏覽,風(fēng)檐寸晷三盥水。
問公為誰趙文忠,伯爵平壤賜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