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公塔銘 清 · 樸趾源
出處:燕巖集卷之二
釋麈公示寂六日。茶毗于寂照庵之東臺距溫宿泉檜樹下不十武。夜常有光。蟲背之綠也。魚鱗之白也。柳木朽之玄也。大比邱玄朗。率眾繞場。齋戒震悚。誓心功德。越四夜。乃得師腦珠三枚。將修浮圖。俱書與幣。請銘于余。余雅不解浮圖語。既勤其請。乃嘗試問之曰。朗我疇昔而病服地黃湯。漉汁注器。泡沫細張。金粟銀星。魚呷蜂房。印我膚發(fā)如瞳。棲佛各各現(xiàn)相。如如含性。熱退泡止。吸盡器空。昔者惺惺。誰證爾公。朗叩頭曰。以我證我。無關彼相。余大笑曰。以心觀心。心其有幾。乃為系詩曰。
九月天雨霜,萬樹皆枯落。
瞥見上頭枝,一果隱蠹葉。
上丹下黃青,核露螬半蝕。
群童仰面立,攢手爭欲摘。
擲礫遠難中,續(xù)竿高未及。
忽被風搖落,遍林索不得。
兒來繞樹啼,空詈鳥與鵲。
我乃比諸兒,爾目應生木。
爾既失之仰,不知俯而拾。
果落必在地,腳底應踐踏。
何必求諸空,實理猶存核。
謂核仁與子,為生生不息。
以心若傳心,去證麈公塔(佛說譬喻品曲盡。種種物相。彌覺高妙。此文近之。而解脫六諦圓。證實相決。非大乘以下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