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瓊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瓊瑤
擬古詩 其十五 清 · 權(quán)斗經(jīng)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蒼雪齋先生文集卷之二筮仕錄
美人遠方至,遺我瓊瑤佩。
明珠自相連,寶玉紛相對。
文章何宛轉(zhuǎn),昭華爛五采。
貫以連理絲,結(jié)以合歡帶。
瑤環(huán)何絡(luò)繹,殷勤見恩愛。
絲帶有時斷,恩愛終不解。
按:古詩十九首。渾樸寬柔。而神奇悽婉。匠心入圣。矢口成章。言近裘餐。妙通金石。殆與造化無跡矣。余常怪陸平原以下諸人世所稱哲匠。名為擬古。不成畫虎。未嘗不廢讀憮然。近觀胡元瑞詩藪。有言擬十九首自士衡諸作。語已不倫。六朝而后徒具篇名。惟大復十八章。幾欲近之。而后犁然當于吾心。始信胡君獨具只眼。遂自擬作十五首。雖不敢模像大冶之镕鑄。而竊自謂不作晉以下語。恨不起仲默,元瑞而一質(zhì)之。己卯寒食。拜李侍郎松谷公于清溪山居。贄詩文求教。李公老于詞學。眼嵬一世。世無當意者。于吾詩近體。有許有砭。古體則亟稱有古色。至擬古十五首。蹶然起坐。每讀一首。岸冠望空。指彈手背。獨語曰奇才也。逐篇皆然。讀既竟。酒微醺。掀髯笑曰足下恨不及視權(quán)皆玉,李文若。有詩如此。何必慨兩人不見。自吾所見擬古之作。殆是獨造海東。指不累屈矣。此雖前輩獎引后進。未免辭溢。而亦自信擬作之不畔于古。識其語于卷端。以俟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