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問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鼎
第 29 句因包含“蘇卿,漢節(ji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漢節(jié)
第 36 句因包含“屋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屋漏
第 37 句因包含“仲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宣
第 50 句因包含“倚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倚柱
第 66 句因包含“問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天
第 70 句因包含“燕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燕云
第 75 句因包含“孔,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孔孟
第 77 句因包含“庶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庶幾
三年下樓 明 · 韓應(yīng)寅
 出處:百拙齋遺稿卷之一
燕山重兮故國遙,霜雪稠兮邊草白。
哀濱死之宋臣,絆孤形于異域。
三年之小樓,仗不降之高節(jié)。
邦家之欲訖,痛胡孽之搆禍。
罪已浮于問鼎,患豈止猾夏
版圖日蹙,慘社稷之將覆。
列郡賣降,疇共事勠力。
指白日誓心,仰蒼天飲血。
勤王之尺劍,矢效死一隅。
五坡就擒,奈兵殘而力孤。
舉義壯志,作亡國賤俘。
縱剮舌而罵賊,肯屈膝于強(qiáng)胡。
鼎鑊示威,謂我節(jié)之可屈。
然所操之益堅(jiān),詎威武之能奪。
蘇卿漢節(jié),愿邦乂之趙鬼。
瞻玆樓之特立,可陟彼而舍止。
去國殘骸,悵獨(dú)托于一宇。
庶無怍于俯仰,乃不愧屋漏。
非銷憂之仲宣,豈憑危之陳子。
坐臥于斯,樂一生之有地。
天既憤乎共戴,地何忍乎同履。
天下莫非虜有,顧下此而安適。
送三霜于一樓,為處仁安宅
眼長(zhǎng)瞻于宋日,足不履異土。
短發(fā)兮憑軒,激幽慟兮倚柱。
開襟懷兮北風(fēng)凄,訴哀冤兮霜日苦。
崖山杳兮海云長(zhǎng),望美人兮天一方。
亂離之瘼矣,空仰屋而潛傷。
杜陵之遷南,尚訴誠于望北。
況國敗而家亡,滯孤囚于殊俗。
日暮危欄,發(fā)劍歌自悲。
歌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矯首問天,天卒無語
載起載興,莫或遑處。
萬里燕云,唯憂用老。
靜言思之,寤擗有摽。
成仁取義,所曰。
之死靡他,庶幾磨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