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別韻二首。) 其二 明 · 鄭琢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藥圃先生文集卷之一
證在神明致疑,島夷讎我至于斯。
先塋見掘百神憤,此賊難忘三尺知。
與虜連和言不近,吁天無路訴因誰。
圣皇神鑒天日,萬里群情明見之。
按:伏念。小邦敬事天朝。如子事父。世守東藩。小無違越。至于寡君恪謹(jǐn)侯度。至誠靡他。不敢以外自居天地鬼神。實所臨質(zhì)。不幸橫被倭奴無名之兵。七年兵火之馀。重罹構(gòu)誣。至有臣子所不忍聞之語。寡君以義拒賊。矢死不變。而反以引賊反君受誣。尊奉天朝。一遵禮經(jīng)。而反以不正朔受誣。誓滅此賊。不共戴天。而反以交通犬豕受誣。至誠竭忠。小無所隱。而反以結(jié)黨容私受誣。噫。我先王二百年恭順之節(jié)。寡君三十年一心事大之誠。幾不能自明。小邦君臣上下。唯夷狄禽獸歸矣。何幸天子明見萬里之外。特命九卿。會議于朝。至降皇敕。如日中天。俾令冤枉。得以伸雪小邦感戴皇恩。不啻天地父母欲報罔極。寡君亦何為哉。唯當(dāng)永肩一心。益虔侯度。朝夕祝嵩而已。伏惟。明府天朝欽差駐節(jié)小邦。三載于今。盛德光輝。人手額。小邦實情。明府亦應(yīng)俯諒。今其行也。敢以鄙詩若干章。奉瀆行臺。如蒙別采。以備聞見錄。使小邦始終無間實狀。寡君血誠不貳之真衷。更益暴白于皇朝。則此實小邦萬年無疆之幸。而大人與物為春之至德。與天壤同大。豈不幸甚。輕冒嚴(yán)威無任惶灼之至。萬歷二十七年歲次己亥。朝鮮國陪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原任政府右議政時任行判中樞府鄭琢。頓首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