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句因包含“貽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貽厥
金縢 明 · 吳健
 出處:德溪先生文集卷之一
余原夫至諴能動,隨所觸而感發(fā)。
恭默純一,轉幽明之可格。
金縢藏書,偉元圣素蘊。
卜筮之徒事,尤有感丹悃。
承累仁之馀緒,纘開跡休光。
天欲佑乎周道,降圣人于西方
舊邦惟新,恢大統(tǒng)之初集。
圣體不豫,勢彌留而難醫(yī)。
邦人其猶懼,矧天屬至親。
憂最急于宗社,痛豈啻乎吟呻。
疚圣情而愴惻,念回神至德。
爰設壇而分三,又秉圭而植璧。
操余心之清潔,執(zhí)余誠之純愨
先祖默禱,露丹忱祝冊。
三王之在天,任丕責于元子
陟降左右,貽厥謀而錫類
默佑冥冥,建四方丕基。
胡為遘疾致國家之將危。
事若出于大故,哀先祖疇依。
邦本之易搖,尚殷民不服。
恐遭家之不造,啟禍釁異日。
愿代某而捐身,壽姬祚盤石。
忉怛而潛惻,語懇切而彌篤。
撼微緒而奏假,冀休命永終
誠忽孚于神靈,疾已瘳于圣躬。
揆感神之淵衷,諒非假而由中。
因在我之至情,格彼佑之斯速。
信八百之綿歷,實有基于當日。
遺祝匱中,表圣心之懇惻。
流言之群咻,慨東征狼跋。
情雖露于?鸮,疑未釋王心。
天意之斯怒,驅大風秋熟。
往事于籥書,露肝膽于穆卜。
宸衷于悒,迎赤舄東郊。
魚水之沕合,措世道于熙雍。
前后而推之,諒一誠貫通。
幽既感乎神佑,明亦解其君惑。
固無間于彼此一純真而不雜。
死生有命,最難逃于明顯。
終始之相遞,夫豈禱以能免。
臣子至情,極百端遇變。
信禱天之難禁,雖百身其可贖。
千載遐想,深有感乎余之臆。
染翰著誠,勉臣子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