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夫師出之以律,務(wù)執(zhí)言而仗義。
茍正名之不先,天理孰扶乎墜地。
目縞素于漢史,吾嗟有幸乎人紀(jì)。
當(dāng)嬴氏之倔起,六王不知其何托。
徵魚狐而立后,實項梁之長策。
籍也南國之世臣,宜遺祚之輔翼。
況天下莫尊于芋氏,庶存祀于熊繹。
痛反噬于江中,賊千古之物則。
是誠無赦之大憝,在人人而得戮。
夫何沛中之天授,猶未聞夫沐浴。
皤皤之三老,道安適而逢之。
明大義于片言,忽真機之激中。
念君臣之天敘,礭乾坤之正義。
彼神人之共憤,忍并生于戴履。
嗟君父之一致,曾北面兮幾月。
是擗踴之不暇,寧枕戈之敢忽。
爰指誓乎白日,嗟我?guī)熧饴牊o嘩。
惟六月之常服,縱前聞于兵家。
遭大故而不變,在方喪其如何。
素乃冠兮素乃服,又胡為乎赤幟。
才哀詔之一頒,凜秋霜之烈氣。
白旆兮央央,馬鳴兮蕭蕭。
轅門兮雨泣,天意亦颯其風(fēng)飄。
人情慘于竹枝,士氣寒于競渡。
雖甲冑之愁愁,尚勇志之皎皎。
信天心之輔順,孰王師之能御。
直為壯兮曲為老,何誅賊之足慮。
有征兮無戰(zhàn),奏膚功于垓下。
鬼雪恥兮人解羞,果無敵之仁者。
植王綱于斲盡,彼智力之何與。
劉之得兮項之失,實有分于此舉。
噫三軍之秉彝,寔皇天之降衷。
茍無有以先倡,鮮知感而思從。
激洞然之一呼,實董計之有功。
董之心兮帝之心,帝之心兮天下心。
紛以心而感心,宜得人之最深。
然喪主于寧戚,夫惟誠之為貴。
發(fā)喪之書未乾,彭城之酒已置。
顧服色兮何顏,徒外慘兮可恥。
矧杯羹之一說,恐非忍出于人子。
忠與孝本非二致,可因此而識彼。
戲歔乎千載之下,底事真兮稱寬仁。
辨此其誰,君子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