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流同源,一本萬殊。
原鸰悼難,天倫貴俱。
詩歌耽樂,孔稱順父。
長枕大衾,萬世之矩。
痛倫亡而憔悴,感田嘗之紫荊。
蒙主人之恩澤,暢族茂而宗生。
托軒庭之幾日,接榮色之綢繆。
密薇薇而清寒,風(fēng)漱枝而瀏瀏。
當(dāng)春日之載陽,華葳蕤而猗曄。
承階上之萱草,慕常棣之和樂。
忽靈根之乃殞,悼春草之已歇。
云爾道之暮窮,遭兄弟之不淑。
天未曉而憔悴,知流離之足惜。
豈落葉之是愛,痛本根之乃分。
物雖微而全性,知天理之皆存。
況乎人為最靈,可以遷欲而溺喪。
昧本心而未覺,論厥初而盡戕。
竊獨悲夫三田,寧不愧于庭樹。
何不念吾考若妣,玩于庭戶。
一條眾枝,手所親拊。
尋平生之響像,欽前物而為睹。
使吾之季若昆子若孫,攬芳株而警敕。
云胡不思,遽為宰割。
雖然,七情雖奔,一念猶丹。
覽庭樹之枯槁,回天理于未殘。
人昧心兮荊樹枯,樹已死兮人有悟。
感相感兮兩至,嘉人樹之相遇。
嗟乎,蒼梧云斷,世漸不古。
尺布未縫,然箕煮豆。
未聞張公之九世,猶看推刃之殘賊。
吾將持彼紫荊,以愧夫后世之偷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