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句因包含“焚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焚坑
第 35 句因包含“唐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唐虞
第 37、38 句因包含“叔孫,禮樂”,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叔孫禮樂
第 40 句因包含“神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農
第 35 句因包含“唐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唐虞
第 37、38 句因包含“叔孫,禮樂”,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叔孫禮樂
第 40 句因包含“神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農
大牢祀孔子賦(課試居魁) 明 · 申光漢
出處:企齋集卷之十
惟吾道之在天地兮,一元氣之磅礴。自周衰而秦亂,忽中斷之迷惑。焚燒夫子之六經(jīng),百家紛其是非。天下蕩然莫知攸宗,尊孔氏者伊誰。蒼生積百年之憾兮,初發(fā)憤于漢王。文不墜而在人,豈謂天道之蒼茫。哭素靈于中夜,聚彤云于白日。竟假手于異人,復吾道之命脈。雖云得之于馬上,實規(guī)模之宏豁。擁衿旆以過魯,揖夫子于髣髴。陳大牢而起敬,見籩豆之有踐。新天下之耳目,舉千載之曠典。屈至尊于一日,綿國祚于四百。人心既晦而復明,見天理之不滅。偉吾道之流行,若泉源之在地。當秦氏之焚坑,亦不塞而不止。及高祖之一明,復煥煥乎中天。然不能致斯世于唐虞,惜當時之無賢。徒竊禮樂之糠秕,盍長嘆于叔孫。重為亂曰: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圣遠言湮。不有夫子,孰開我后之人。縱有夫子,微高帝吾誰依。猗嗟高帝,其亦圣賢之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