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朝雨
仍留
榆
岾寺雙彥呈詩次其韻
(
辛卯
)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出處:白軒先生集卷之十楓岳錄
踰
中水
岾嶺。有
一川
自
西南
洞中
出流。下于隱
仙臺
之下。溯
以上
之則有
百塔
洞云
。踰
三水
岾
而下
。有
赤木
亭。
中火
之所也。
高城
人及
祥云
驛
人等
。
來候
于
內(nèi)水
岾之上。自
赤木
下七八里。由
東北
而入
三里
許。則有隱仙庵而
頹廢
。庵之
東南
。有隱
仙臺
。
登臺
而
東北
望之。則有十二瀑
層層
而
懸流
。
瀑布
之上。由
山麓
而
登之
。則有
寂滅
庵南庵而皆廢。又有
開心
庵,
白云庵
。
白云
則廢。又有
云棲
窟,深
寂庵
而皆廢。其上有
九井
峰。
九井
東北
。乃
所謂
九龍
淵也。自
赤木
亭
行可
十里
馀。向西而登。則有
上靈
臺,
中靈
臺,
下靈
臺。皆
小庵
而上
靈廢。又有
靈隱
庵。庵之
西北
。乃
萬景
臺也。
登臺
則
北望
毗盧
。
西見
白馬
。
南眺
五臺
。東俯
瀛渤
日出
之處。自
靈隱
庵緣崖而西
一里
許。有
九淵
洞。真見
性庵
在焉。庵之
西北
踰
一小
嶺。則有
香爐
,
香積
庵而俱廢。由
香積
而
北登
。則有下
內(nèi)院
,中
內(nèi)院
,上
內(nèi)院
三庵
而上
內(nèi)院
廢。又
有養(yǎng)
真窟。
自養(yǎng)
真
而下
十里
。有
云水
庵而無僧。自
云水
由小
洞下
則有船潭。
潭上
有小
懸瀑
。潭
東有
船庵。又有
曹溪
庵而俱廢。西有
青蓮
,寂照,明寂,
白蓮
,正崙,
興德
等庵。
赤木
亭去
榆
岾寺二十里馀。
重重
踰嶺。
嶺上
始見
綿竹
叢生
。去
榆
岾
一里
許。有
西山
,
自休
,
法堅
,
應(yīng)祥
,
寶云
等
浮屠
。祥師有碑。
鄭君斗卿
所撰。
吳
尚書
竣書
之者
也。夕到
榆
岾寺。
處于
西僧
堂塵
寂寮
。
襄陽府
使
鄭君
基豐,
高城
郡守
樸
君
日省
迎于路。寺之僧智什。則往迎于
摩訶衍
而
從來
。
榆
岾寺已向殿曰
能仁
寶殿
。
給事中
周祚
所書。廢
中宮
時。以
百金
求于
中朝
而
施舍
云。古
所謂
梁
武齊
襄足為
明鏡
者。豈
虛語
也哉
。
東有
御室及
羅漢殿
,
侍史
房,
十王殿
,
大權(quán)
堂,
禪堂
,
興福
寮,
駝臥
寮,
海會
堂,涅般堂,
養(yǎng)老
房,
興盛
庵,內(nèi)
香積
殿。
殿后
有
烏啄
井。
所謂
大權(quán)
者。為盧偆也。有
塑像
。西有
大藏
殿,慈
蔭堂
,
寂默
堂,尋
劍堂
,掛猿寮,
金堂
,
塵靜
寮,
擇木
寮,
圓寂
寮,
云翠
堂
,外
香積
室。
室中
有
大甑
,大釜。
南有
山映
樓,
解脫
門,
回轉(zhuǎn)
門,泛
鐘樓
,
真如
門。
庭中
有
十二層
青
石塔
。鐘則
世祖
大王
臨幸
時所命鑄者也。金
乖崖
守溫
撰其銘。
寺傍
庵子
東有
種蓮庵,逗
云庵
,
下見
圣,上見圣,
大祖
庵,
兜率
庵,隱神窟,栗巖,
成佛
庵,佛頂臺,佛頂庵皆廢。
聲聞
洞下
有
松林
窟,
松林
新庵
,外
圓通
庵,
安心
庵,
三圣庵
。
安心
三圣
亦皆廢。西有
內(nèi)院
洞。
水石
佳好
。自
山映
樓
東南
行。有
白云橋
,
三峽橋
,明
月橋
,
三印
峰,丹
楓橋
,
歡喜
嶺,獐頂,見巖,狗嶺。自狗嶺
而下
。有盧偆井,
上臺
,
中臺
,尼巖,
下臺
,
盤川
石,
龜巖
,
百川
橋。
百川
去
榆
岾三十里。
內(nèi)水
岾水
與中
內(nèi)院
洞水
合流
。由
山映
樓前
而下
五里
許。與
外水
岾
水合
流入于
南江
。
山映
樓下
。又有小澗
之流
。
老僧
雙彥。來謁
同宿
。
所謂
百塔
洞。余嘗竊聞其
勝絕
。問諸雙彥。
彥能
歷歷
言之。由
洞口
溯流
而上
。踰
一嶺
則百
塔也。初入
洞門
。
絕壁
夾立。
中有
深潭
。從
潭上
東南
緣崖
而上
。緣崖
西下
。則
白
石平
鋪。
川流
其上。西與
十王
百川
洞水
合流
。
洞中
有
多寶塔
,
世尊
塔。
積石
層層
。自成
塔形
。故謂之塔。高可五六丈許。
絕壁
亦有
積石
如塔之狀。沿
川行
可三
四里。又有一
長川
自
南流
北。有
一塔
形。贅寄
絕壁
之上。
兩小
金佛
。立在
石間
。
洞壑
開豁
。
峰巒
白
而
秀出
。
不可
歷數(shù)
。諸峰之內(nèi)。有
香爐
二峰
皆
白
。比諸萬瀑洞則如
麒麟
之于
白鹿
云。噫地之勝。
常在
于險。險則人
不能
至固也。今玆
百塔
之洞。如
彼其
絕勝
。而
危磴
難攀。僧亦罕睹。
蓋天
慳而
地秘
之。
與人
世
隔絕
者也。
游賞
之人。得而耳
之者
尚鮮。況得而目之乎。吾
所以
紀
之者
。將使后之人。知有此境。非欲其往見之。以犯夫
萬有
一危
之道也。二十七日。
朝雨
仍留。雙彥呈詩。次其韻曰。
倚遍
金剛寺
寺樓
,
此生
那得
更來游。
青山
亦有相
離恨
,
一夜
峰巒
盡
白頭
。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