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究夫養(yǎng)正之大方,功不外乎責已。
玆直內而表端,德日造而不止。
美哉射者之為志,實有似乎君子。
豈勝已之或怨,惟反求之是事。
方決拾之既佽,紛眾夫之來同。
各分耦而揖讓,躋彼堂而雍雍。
謇周旋之合度,秩威儀之不忒。
彼侯面之高抗,已正鵠之備設。
情外注于百步,志內正乎腔里。
身體正而氣堅,持審固乎弓矢。
故發(fā)之以必中,奏爾能而無厭。
射既罷而降階,楫不勝而立飲。
勝固忘乎善藝,負亦至乎自責。
終無怨而且臧,禮率度而樂節(jié)。
事皆出于論技,用甚要于觀德。
是所貴乎射儀,可善教而善俗。
肆仲尼之有言,必也射乎有爭。
默潛心于遺制,想厥初之創(chuàng)成。
誕神圣之蒞民,位君師而道率。
禮勝離而樂勝流,念振作之要術。
適弛張而無弊,莫此禮之最切。
遂立典而講修,在于樂之辟雍。
偉百官之駿奔,候之設兮虎熊。
仰天子之色笑,又明明而賞罰。
自公卿而大夫,暨鄉(xiāng)黨與邦國。
夫孰不德行之既敦,而于此乎游息。
玆俗美而風清,陶一世于禮讓。
侯以明之,仰唐虞之蕩蕩。
射不主皮,慕殷周之郁郁。
逖矣圣人之已非,久盛儀之不復。
世逐技而趨邪,人敗禮而喪德。
聚孤兒于羽林,試衛(wèi)士于殿閣。
徒尚武而蔑禮,焉彼哉之足責。
往而復者天運,王者作于五百。
舉周官之法度,率禮教而匡直。
士鼓氣于行藝,咸蹈舞而振作。
若有人兮山之中,踵厥武于前賢。
據(jù)于德兮依于仁,游于藝兮幾年。
立中道而躍如,曾不變其彀率。
志常堅于如射,心不忘于正鵠。
然君子之有藝,德將之而后宜。
及四矢兮揚九天,彼徒技兮何為。
正乎內而端乎表,期反求而革悲。
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庶若人之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