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句因包含“伊呂”,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伊呂
第 28 句因包含“素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素書
第 47 句因包含“圯上,老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圯上
第 54 句因包含“留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留侯
第 58 句因包含“借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借籌
圯橋 明 · 李荇
 出處:容齋先生外集
噫噫。過(guò)升仙者。
志在駟馬之榮。步天津者。
心傷杜鵑之聲。隨所遇而有感。
乃吾人之常情。余嘗歷覽圯橋。
子房英名。氏之肆虐。
開辟而未聞。舉侯王其屠夷。
禍豈啻乎坑焚。偉若人慷慨
不共大義。奮鐵椎博浪。
奇謀未遂。奄袖手遁命。
十日大索?;?span id="kieszry" class='bold'>至人垂誡
戒太剛之易折。惟老父之受履。
微意恍惚。始愕然而欲歐。
竟跽進(jìn)而愈恭。知變化之有術(shù)。
一念相通。顧一編素書。
實(shí)天與非人。贊高皇帷幄。
籌畫之如神。處盛名不有。
豈有意于封侯。悟黃石之非虛。
赤松之與游。信乎知柔不易。
受教亦難。凡人氣稟。
有萬(wàn)其端。若能善化。
與道為一。彼褲下之俛出。
視受履其尤辱。然王孫恥伍乎噲等。
不如推讓叔通。是則屠中少年。
無(wú)異圯上老翁。而留侯以之保身。
淮陰未能善終。雖倚伏回泬。
亦在夫從違吉兇也。已矣哉。
圯橋已圮。留侯不留。
悠悠千載。往事云浮。
九原可作。請(qǐng)從斯人借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