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夢,彩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彩筆
第 4 句因包含“鴻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濛
第 7 句因包含“云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子
第 9 句因包含“云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龍
第 10 句因包含“韋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韋偃
第 19 句因包含“吐,長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吐長虹
第 23 句因包含“凌云,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題
第 23 句因包含“神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功
第 25 句因包含“鞭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鞭石
第 27 句因包含“羲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獻
第 37 句因包含“北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第 40 句因包含“東涂,西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涂西抹
第 40 句因包含“雕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雕蟲
第 43 句因包含“殘膏剩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剩馥
第 4 句因包含“鴻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濛
第 7 句因包含“云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子
第 9 句因包含“云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龍
第 10 句因包含“韋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韋偃
第 19 句因包含“吐,長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吐長虹
第 23 句因包含“凌云,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題
第 23 句因包含“神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神功
第 25 句因包含“鞭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鞭石
第 27 句因包含“羲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獻
第 37 句因包含“北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第 40 句因包含“東涂,西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涂西抹
第 40 句因包含“雕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雕蟲
第 43 句因包含“殘膏剩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剩馥
觚廬翁歌簡吳君觀岱 清末民國初 · 裴景福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耕淮集卷三
觚廬翁,文爻犧畫精靈通。
夢吞丹篆授彩筆,心花意匠乃與五岳四瀆聯(lián)絡(luò)糾結(jié)別自開鴻濛。
人間斗雞馳馬彈絲擪竹百不好,俗緣一掃飛蒿蓬。
吾友衣云子(潘君衣云,名錦。),三十年前畫人畫水石稱國工,翁早與之縱橫角逐為云龍。
畢宏韋偃骨已朽,靈心慧業(yè)閟積變化鐘吳儂。
龍峰惠麓孕神秀,翁能喚起倪迂王紱異代成朋從。
吾常觀翁畫,不與眾工同。
明窗大幾靜清晝,獨將吳紈宣紙張之粉壁生秋風(fēng)。
墨汁淡淡絳赭濃,翁起提筆呼吸嵐翠吐長虹,須臾青城峨嵋匡廬羅浮泰岱太室太華突兀高堂中。
青青者松丹者楓,世人都不曉,此與凌云題榜震雷劈柱同神功。
心精力果成一藝,其氣足以鞭石走海輕千鐘。
六法本與八法通,有時臨摹羲獻追旭邕。
大者如拳小如蟻,一一擘窠懸肘游戲揮灑柔手彎強弓。
吾家卷軸牛腰等,丹青略備南北宗。
翁能啟視覷神奧,往往拊床繞屋大叫同顛風(fēng)(俗用「瘋」字,非。)。
石谷喜遇西廬老,西田結(jié)夏研究畫理多折衷。
麓臺繼起繩祖武,至今藝苑奉為北斗江流東。
觚廬翁,吾孫履道年十五,亦欲東涂西抹小技希雕蟲,乞翁口講手授發(fā)其聾。
古來富貴皆寂寞,惟有文人藝士殘膏剩馥永享金題玉躞之尊崇。
自注:歌行至李、杜、韓、蘇,最重聲調(diào),漁洋取以成譜,雖曰皮毛,實關(guān)神理。若七古雜用長短句,太白、東坡后,惟朱竹垞較工,漁洋不逮也。平聲東、陽二韻為陽中之陽,用之歌行,尤為和諧。大約一篇中,五古宜仄多于平,七古宜平仄相均或平多于仄,咸有定法,猶之律詩不能一字失粘也。
六經(jīng)惟圣人系詞上下傳,平仄相間,音調(diào)最諧。此外惟《離騷》《楚辭》,讀之無一字不協(xié)宮商。西漢大家駢體文直至揚雄,無一不原本楚騷。此李、杜、韓、蘇所由起也。
惲南田畫山水,恥為天下第二手。及見石谷,偶然落筆,未嘗不心折。語石谷曰:「我所以不如君者,只是打不開一窘字?!?span id="mt6vczm" class='bold'>詩家至高青邱、何大復(fù)、朱竹垞、王漁洋,真五百年來作手。然尚不及白香山、蘇東坡者,亦未能打開一窘字耳。此義將向何人參決?竹垞高才碩學(xué),施之于詩,何難追開元、大歷?所微不足者,以布衣備玉堂侍從,不能不斂才以就軌轍耳。香山能不為軌轍所拘,東坡心目中并無此軌轍,所以高絕。福再注。
六經(jīng)惟圣人系詞上下傳,平仄相間,音調(diào)最諧。此外惟《離騷》《楚辭》,讀之無一字不協(xié)宮商。西漢大家駢體文直至揚雄,無一不原本楚騷。此李、杜、韓、蘇所由起也。
惲南田畫山水,恥為天下第二手。及見石谷,偶然落筆,未嘗不心折。語石谷曰:「我所以不如君者,只是打不開一窘字?!?span id="mt6vczm" class='bold'>詩家至高青邱、何大復(fù)、朱竹垞、王漁洋,真五百年來作手。然尚不及白香山、蘇東坡者,亦未能打開一窘字耳。此義將向何人參決?竹垞高才碩學(xué),施之于詩,何難追開元、大歷?所微不足者,以布衣備玉堂侍從,不能不斂才以就軌轍耳。香山能不為軌轍所拘,東坡心目中并無此軌轍,所以高絕。福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