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之所起。
自歷而推。
得馀日于終歲。
爰稽候于正時。
其始也。
日之行而疾。
月之行而遲。
躔次周流。
運(yùn)將窮矣。
毫奸度。
失是遠(yuǎn)而。
不歸馀何以定一歲之歷。
不小正何以序四時之紀(jì)。
于是太史授事。
羲和敬理。
以日系月。
積三年而成。
原始要終。
豈周月而已。
天時由之而式敘。
國令于焉而合軌。
春生夏長。
不失其常。
東作西成。
孰知所以。
雪應(yīng)冬而絮落。
云識夏而峰起。
秋之夕湛露為霜。
春之朝堅冰為水。
豈不以律之克中。
閏之匪虛。
以風(fēng)以雨兮各得其序。
曰寒曰燠兮無悖于初。
國家握乾符。
正律書。
契洛下之言。
算定乎一日之設(shè)。
考容成之律。
閏生乎卒歲之馀。
故得氣正于今。
律移于昔。
履端于始。
節(jié)乃差而匪差。
歸馀于終。
日雖積而不積。
昊天之歷象咸若。
重黎之職司有辟。
候月盈缺。
豈資蓂莢而知。
推日短長。
不假土圭而測。
且夫夏有伏。
冬有臘。
匪閏則其氣不順。
月有縮。
日有盈。
匪閏則其氣不成。
故有慢時廢朔。
則曰不常無藝。
闔扉聽政。
則曰假時來歲。
歷前古之所重。
綿后王之取制。
矧可昭翼翼。
扇巍巍。
百王之理是倚。
庶績之廣焉依。
丕赫哉我后之正時定歷。
堯典而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