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以武不可獨任。
故受之以師。
得其人則百蠻風(fēng)靡。
失其職則九廟陵夷。
君于是慎擇其難。
申命分掌。
動眾以正。
臨下以長。
合人謀兮順天獎。
慎戰(zhàn)也在知機而萬全。
慎身也如臨深于百丈。
夫然后出號令。
拔忠讜。
樹藩屏。
疇土壤。
截方隅以無事。
威戎狄以稽顙。
俾其政成者列爵。
功高者受賞。
是知師貞丈人之稱也。
至若藎臣。
嘉謀以國。
利不可動。
忠不可賊。
威遠(yuǎn)方以慕化。
訓(xùn)萬民以勤德。
使強弱不相陵。
乃勝殘而可克。
力牧佐之而不疑。
軒后居之而不惑。
此帝者之師也。
蕭蕭馬鳴。
悠悠旆旌。
伐叛則刑立。
柔遠(yuǎn)而德成。
上乃奉君之職。
下乃守臣之貞。
湯武用之而
定業(yè)。
伊周法之而作程。
此王者之師也。
審官以統(tǒng)眾。
求賢以自輔。
必觀釁而后動。
豈窮兵以極武。
不害閭閻。
不敗工賈。
政得其經(jīng)。
事合其矩。
管仲因之以相齊桓。
晉文由是而稱盟主。
此霸者之師也。
暴而不戢。
安忍無親。
徒侈其欲。
輕用其人。
處勞則先加于眾。
居后則樂止其身。
猶回邪而自保。
迷大路而不遵。
州吁處之以國滅。
子反效之以禍臻。
此黷武之師也。
嘗試言曰。
王心無逸。
師出以律。
惟德其欽。
惟刑是恤。
自然道貫三五。
勛崇四七。
不假筑京觀兮定武功。
逞淫刑兮數(shù)軍實。
言乎師貞在人。
其來自久。
動無悔敗。
位不虛受。
追惟古昔。
厥有臧否。
是則頗牧之勇敢。
可以執(zhí)其手。
平勃之臨事。
可以難其后。
伊呂之行。
可以欽其順。
其守不失。
其攻不有。
行稱文武之略。
居成社稷之守。
神祇以百福休祜。
子孫以百代不朽。
蓋由尊嚴(yán)之重。
以禮立訓(xùn)。
師律順正。
動而何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