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三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省
第 21 句因包含“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危
第 23 句因包含“胡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胡越
第 29 句因包含“負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郭
第 32 句因包含“抱關(guān)”,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抱關(guān)
第 36 句因包含“金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紫
第 37 句因包含“銀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銀黃
第 40 句因包含“乘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軒
第 41 句因包含“暮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暮齒
第 42 句因包含“思上蔡,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上蔡
第 43 句因包含“華亭,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華亭鶴
第 59 句因包含“獻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獻寶
第 68 句因包含“鱗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鱗翼
第 68 句因包含“攀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攀附
第 89 句因包含“舐痔”,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舐痔
第 106 句因包含“衡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衡門
第 108 句因包含“田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田竇
第 109 句因包含“平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平勃
第 127 句因包含“田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田蘇
第 140 句因包含“史魚,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史魚直
第 151 句因包含“雞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雞狗
第 171 句因包含“蜂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蜂蠆
第 205 句因包含“劍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劍履
第 209 句因包含“柱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柱史
第 209 句因包含“柱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柱史
第 211 句因包含“二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疏
第 226 句因包含“狐聽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狐聽
第 227 句因包含“葵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葵傾
第 227 句因包含“衛(wèi)足,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衛(wèi)足葵
第 240 句因包含“書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書紳
思慎賦 唐 · 劉子玄
 出處: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
賦形天地。受氣陰陽。生樂死哀。進榮退辱。此人倫大分也。然歷觀自古。以迄于今。其有才見稱。功名取貴。非命者眾。克全者寡。大則覆宗絕祀堙沒無遺。小則系獄下室。僅而獲免。速者敗不旋踵。寬者憂在子孫。至若令名沒齒。傳貽厥于后允。求之歷代。得十一于千百。某嘗跡其行事。略而論之。至如望夷篡奪鴻溝戰(zhàn)爭。包燕蓋異志。踐之邪跡。或干紀(jì)亂常?;?span id="t7xpflg" class='wordLink' onclick='ShowWordNote(105288, "poem_preface_1365597")'>窺窬僥倖。此而獲罪。固其宜也。爭二城相殺。期五鼎以就烹。獻魚炙以交鈹。舞雞鳴而伏锧?;?span id="gxoftld" class='wordLink' onclick='ShowWordNote(351072, "poem_preface_1365597")'>幸災(zāi)樂禍?;蚋仕泪呱?。求而得之。又何怨也。降茲以外。有異于是。莫不七尺泰山。吝一毛尺璧。徒惡其死。而不知救死有方。但惜其生。而未識衛(wèi)生有術(shù)。何者。地居流俗之境。身當(dāng)名利之路。皆物之相物。我之自我。當(dāng)仁不讓。思倍萬孤標(biāo)唯利是視。愿半千秀出。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官大于國。主必惡之。而名譽娛其耳。光榮炫其目???span id="pgzohxn" class='wordLink' onclick='ShowWordNote(39270, "poem_preface_1365597")'>甘腴豢。嗤鉤吻腐腸。身安棟宇。誡垂堂折足。自謂長無六疾。永固百齡。巋然可與金石齊堅。比壽者矣。殊不知關(guān)傲誕為將。?;?/span>以滿盈居職。晁錯削國獻忠伯宗匡朝而好直。處父則純剛立性。張溫則太明為識。見之者為之寒心。聞之者為之變色。亦猶臥于積薪之上。而不知火之將然。巢于折苕之末。而不悟風(fēng)之已至。既而惡稔釁盈。道窮數(shù)極。黃沙在縶。懷上蔡無追。白刃臨頸。揮廣陵長嘆。猶以為禍出不虞。災(zāi)非素漸。以茲自卜奚其謬歟。假有舉一反三。粗分菽麥。知豐屋之不誡。悟覆車之足尤。而皆宴安鴆毒遲疑猶豫。交戰(zhàn)未勝。而禍機先發(fā)。不杜之于欲萌。方悔之于既兆。用使茂先將戮。顧諍子而多慚。安仁已收。負慈親永訣。嗚呼自古所以殺身亡族者。職由于此也。因斯而言。則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自貽伊戚。匪降于天。而謂之不幸。未之聞也。昔夫子有云。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竊以仁為百行之首。大圣其猶病諸。然必以中才之人。企勉而行。猶或可及。況其慎者。蓋不過慎言語。節(jié)飲食。知止足。避嫌疑。若斯而已矣。非有朝聞夕死。去食存信之難也。違之則為兇人。蹈之則成吉士。其為宏益多矣。而世人罕能修身厲已。自求多福。方更越禮過度。坐致覆亡。此宣尼所以鮑莊子之智不如。而孫叔敖譬以螳螂伺蟬。不知黃雀在后。余早游墳素。晚仕流俗。觀古今人物極矣。見吉兇成敗眾矣。夫貴不如賤。動不如靜。嘗聞其語。而未信其事。及身更之。方覺斯言之徵矣。加以守愚養(yǎng)拙。怯進勇退。每思才輕任重之誡。智小謀大之憂。觀止足于居常。絕覬覦不次是以度身而衣。量腹而食。進受代耕之祿。退居負郭之田。庶幾父母發(fā)膚。保先人邱墓。一生之愿。于是足矣。但才非上智。習(xí)以性成。猶恐芳餌貪生。處鮑肆神化茍或靜退之心日弛。則馳競之欲日增顛沛以之。嗟何及矣。常思列銘幾杖。取配韋弦。刻心骨而不忘。傳諷誦而無斁。蓋語曰。明鏡可以覽形。往古可以知今。是用往哲遺事。驗古人得失。寄彼形言。存諸炯誡。列之座右。題其賦云。
吾嘗終日不食。三省吾身。
昨非而今是。庶舍舊而謀新。
原夫天地大德曰生。圣人大寶曰位。
也者。賢愚定其美惡。
也者朝市總其名利。
七情由其不等。百行以之咸異。
無心自謀。良局途其必躓。
何者。得不思失。
雄獨忘雌。耽人爵健羨。
窮代路之險巇是則平衡而登九折。
直轡而踐三危干戈生于肘腋。
胡越起于藩籬假使獸尾而不咥。
探龍頷以獲奇。省僥倖適愿。
仁者所為也。借如幽室鑿坯。
窮居負郭。二頃樵采。
一廛耕穫。困沈名抱關(guān)。
充詘于懸箔。俄拔跡羊豕。
摶飛燕雀。金紫照其陸離。
銀黃煥其沃若。彼滿盈之難守。
榮茂之易落。朝結(jié)駟乘軒。
暮齒劍而膏鑊。方思上蔡
追念華亭之鶴。奚一身而足怪。
九族其惟索。爾其寂寞無事。
殷憂不平。恥當(dāng)年而功不立。
沒世而名不成懷書訪道。
學(xué)古言兵。擅云閒美譽。
日下休聲。夫鐸穴由于足響。
膏爍起于多明。趙國從而蘇裂。
齊城下而酈烹。吹律誅于西漢。
獻寶刖于南荊。逐懷沙于楚塞。
說難秦庭。李仕登朝就戮。
道超代而逢刑。茍才智為患。
語默而同傾。若乃猛將出師。
謀臣獻策。鱗翼攀附。
風(fēng)云感激開黃閣朱門。
樹高幡及長戟。恃龍蛇舊恩。
望鳥兔之盡獲。思擅寵邦家。
傳名竹帛。蜀既平而艾檻。
吳已霸而胥溺。黜淮陰以斃韓。
杜郵死白。彼功成不退。
俄寵謝而招隙。何追憶布衣。
興思下澤。各入門自媚。
徒吊閭其何益。亦有爵非才舉。
榮因?qū)欉w。吮癰求愛。
舐痔逢憐。朝承恩而袖斷。
托夢衣穿。嗤弦直之死道。
邪徑之?dāng)√铩鈬u霜而吸露。
轉(zhuǎn)日回天。自謂方江湖而共永。
嵩岱而齊堅。一朝失據(jù)。
萬古凄然。至于申侯逼迫而辭楚。
盧綰披猖以去燕。彼丁傅之崇貴。
茹之威權(quán)。疇一姓其或在。
五宗不全。次有跡鄙衡門。
情娛俠窟。出入。
往來。歌無魚以自媒。
文蛇請謁。疑臥薪之可久。
謂巢葦之恒安。烈火照其潛燎。
沖風(fēng)歘其上摶。曹門傾而夭鄧。
室壞而夷潘。班坐刑于黨竇。
殷取戮于臣桓。顧噬臍不及。
觸藩為難。夫化赤漸乎鄰丹。
為黔資于邇墨。生于麻者既革其操。
染于藍者亦變其色。交非鮑叔。
游異田蘇。忘臭肆之不惡。
甘醴以為娛。馀推誠而狎耳。
結(jié)契而連朱。始刎頸以交約。
反噬而相屠。王綢繆魏諷
嫌疑于州吁。孫秀與趙倫齊貫。
石顯將牢并驅(qū)。污無禮自及。
不義而同誅。別有直若史魚。
正如伯厚飾智驚物。
露才不偶。持瑾瑜指瑕。
冰鏡而求垢。彼獨潔之為雅。
固偫醉之所丑。況乃誹謗朝廷。
擯斥朋友。方搢紳豚犢。
冠蓋雞狗。符結(jié)怨于晉臺。
肆言于蜀后。禰悲號于座上。
嘲謔于行后。揆榮辱在身
樞機發(fā)口。儻一言其靡慎。
四大之能守。然則禮無微而不警。
怨無小而不讎。察關(guān)張之同敗。
韋弦所由。豈直君子不可罔。
小人獨可仇。倜儻英跱。
昂藏遠邁。睹廝隸其如萍。
輿臺其若。本無猜于螻蟻
寧有忌于蜂蠆。安知鵝炙輟授。
七尺由其喪亡。羊羹匪均。
三軍以之覆敗。茍有怨其必復(fù)。
無所而不誡。于是考茲出處。
稽彼行藏。咸知進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span id="twmyp4x" class='bold'>多言必敗。
暴貴不祥。彼有足而?衛(wèi)。
行立身而靡防。猶乘車之去軌。
涉海之無航。既百慮一致。
異術(shù)而同喪。唯夫明達高人。
賢良智士。知滿損而謙益。
驗弱生而強死。無為福先
無為禍?zhǔn)?/span>。節(jié)其飲食。
謹其容止。聚而能散。
為而不恃。潔其心而穢其跡。
濁其表而易其里。范闇?zhǔn)?/span>而整冠。
循覆車而易軌。以道德介冑。
忠貞劍履。愛發(fā)膚不傷。
保家以不恥。若乃木雁于園吏。
光塵柱史。萬石守慎以全榮。
二疏既滿而辭仕。袁不及憎愛。
忘情于慍喜。漢先主之立誡。
莫尚中庸。衛(wèi)大夫之所羞。
獨為君子。余雖不佞
從事于斯矣。重曰。
含靈稟質(zhì)。異品殊倫。
何如而弗貴。命何如而弗珍。
雁含枚以避繳。狐聽冰而涉津。
傾心衛(wèi)足。櫟不材而謝斤。
草樹之無識。惟禽獸不仁。
稱能遠害。尚假智以全真。
百行君子。乃三才令人。
何自輕于養(yǎng)性。何自忽于周身。
狂歌之可采。伊輿誦之可詢。
敢刊銘以勒座。遂援翰書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