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六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典
第 57 句因包含“魏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魏闕
懸法象魏(以正月之吉懸法象魏為韻) 初唐 · 蘇珦
 出處:全唐文卷二百
皇極者。存乎正名
體元命者。存乎作程
宗周創(chuàng)業(yè)。遂體制緣情。
職名六官。必先庚而著令。
歷分三統(tǒng)。因建子而為正。
當(dāng)是時也。元律司候。
黃鐘紀月。伊歲序之允初。
陽和之始發(fā)。于是邦國六典。
象魏兩闕。俾萬人觀而取象。
罔敢逾越者也。大矣哉。
示人有則。布政惟時
當(dāng)途而明矣。亦浹日而斂之。
是則是效。念茲在茲。
人君大象。諒王國之元龜。
是知象魏之章。煥為故實。
分章授事。典司非一。
或以理象為理人之規(guī)。或以教象教人之術(shù)。
之者仰而可見。從之者而且吉。
黃道高懸。與蒼龍回出。
法之不朽。雖草創(chuàng)前王。
體有可傳。亦恢張于是日。
國家以務(wù)人為本。以施命為先。
拱北極之六星。庶官咸備。
張南端之雙闕。舊典常懸。
是知大圣君臨。名臣不乏。
欽承帝道。足以為法。
以之安人。其國斯廣。
敢引此以為喻。亦因茲而取象。
懸法魏闕。其教可以普施。
懸法禮闈。其人可以外獎。
夫然。則青云可期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