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4 句因包含“卜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居
第 12 句因包含“飛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仙
第 16 句因包含“披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披云
第 18 句因包含“詩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伯
第 19 句因包含“騎鯨,魚”,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騎鯨魚
第 20 句因包含“墨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墨客
第 33 句因包含“峴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峴首
第 35 句因包含“輞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輞川
第 37 句因包含“廊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廊廟
第 38 句因包含“軒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軒裳
第 39 句因包含“文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石
第 40 句因包含“鳴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鳴玉
第 61 句因包含“蓬萊方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萊
第 68 句因包含“公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公望
第 69 句因包含“釣渭水,璜”,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渭水釣
第 71 句因包含“仄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仄席
水西風光 南宋 · 王炎
 出處:全宋文卷六○九○、《雙溪集》卷九、《歷代賦匯》卷八四
隆興癸未冬,龍圖閣待制呂公來守新安,覽其山川樂之。
八年卜居城西南隅,榜其樓曰「水西風光」,門下客王炎賦之,附于眾作之末。
其詞曰:
古歙為郡,山水奇秀,飛仙往往窟宅其中,號居江左十州之右。
至于水西勝概,又稱甲于一州。
挾以披云孤峰,繞以漾沙之寒流。
翰林詩伯,騎鯨魚而來游。
至今墨客騷人無不劇談高風,而漁翁樵老亦能尋訪遺跡。
人與景而俱勝,首尾三百馀年而不可再得。
那知神崧夫子卜居,而氣象反高乎疇昔?
豈非人物為主山川為賓,故風光雖滿于天下,然大半落莫無聞。
茍有恃而獲傳,歷千載不朽。
白傅而知香灘,因叔子而知峴首。
浣花寄聲工部醉吟之篇,輞川托跡右丞丹青之手。
況如我公,三朝廊廟之壽俊,六世軒裳故家。
荷紫文石,鳴玉金華
一旦丐閒,引身而退,傲睨煙塵之表,袖手功名之外,遂令水西聲稱,自于今而益大。
飛檻渠渠,壓城之隅。
予雖未獲寓目幾席之末,緬想其臨高眺遠,凡可以悅耳目而娛心志者,一皆領(lǐng)略無遺。
公舊為伯于此邦,留去思千里,父老兒童,見公而喜。
故雖山靈與溪神,爭欲回巧獻技。
波光空翠冥濛杳靄之間,閱云煙沙鳥旦莫晦明之際。
飄然如坐蓬萊方丈而下人間之世。
曲幾欠伸,撫修欄而倚徙。
謫仙放浪一來,非可同日議也。
無已,則猶有太公望之事乎。
處則釣渭水之璜,出則佐六州之王。
方圣天子仄席,登耆英廟堂。
胸中之策十未用其五六,恐未可留意山水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