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0、67 句因包含“擁腫,散木,樗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擁腫
第 32 句因包含“舟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舟楫
第 62 句因包含“無何,有之,鄉(xiā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無何有之鄉(xiāng)
第 65 句因包含“漆,有用,而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漆有用而割
第 67 句因包含“惡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惡木
第 68 句因包含“不材,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材不材間
榕木1134年 宋 · 李綱
 出處:全宋文卷三六八二、《梁溪集》卷三、《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卷二五二、《歷代賦匯》卷一一六 創(chuàng)作地點:福建省福州市
閩、廣之間多榕木,其材大而無用。
枝葉扶疏芘蔭數(shù)畝,清陰人實賴之,故得不斧斤之所剪伐,蓋所謂無用之用也。
感而為之賦,其辭曰:
南有巨木,其名曰。
下蟠據(jù)于厚地,上蕩摩高穹
雨露之所雱潤,雷霆之所震聳日月之所照燭,乾坤之所含容,與眾木均,夫何賦形稟氣之獨不同也?
爾其擢干敷條輪囷離奇,結(jié)根植本,拳曲擁腫。
口鼻百圍竅穴龍蛇千尺飛動。
仰視俯察,何規(guī)矩繩墨不中也!
高明之麗,非棟梁之資;
斫削之工,非俎豆之奉。
以為舟楫則速沈,以為棺槨則速腐。
以為門戶則液,以為楹柱則蠹。
薪之弗焰,無爨鼎之功;
燎之弗明,無爝火之用。
枵然散木,徒萬牛嗟重
匠石不顧,同櫟社見夢。
然而脩枝翼布,密葉云濃。
結(jié)駟千乘,象青蓋童童。
夏日方永,畏景馳空。
一方美蔭,來萬里清風(fēng)。
靚如帷幄,肅如房櫳
為行人之所依歸,咸休影乎其中。
能不斧斤,棓擊是免。
不材無用,乃用大而效顯。
異文木之必折,類甘棠勿剪。
立乎無何有之鄉(xiāng),配靈椿而獨遠(yuǎn)。
不然則雁以不鳴而烹,漆以有用而割。
犀象齒角而斃,樗櫟惡木而伐。
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殆未易議其優(yōu)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