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句因包含“載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載筆
第 27 句因包含“清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清都
第 31 句因包含“鎩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鎩翮
第 73 句因包含“蠡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蠡測
第 101、102 句因包含“墨突不黔,孔席不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墨突
第 110 句因包含“鼎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鼎鉉
第 111 句因包含“倚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倚伏
第 118 句因包含“帝鄉(xiā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帝鄉(xiāng)
第 120 句因包含“朱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朱輪
第 157 句因包含“軒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軒冕
第 178 句因包含“太廟,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廟犧
第 179 句因包含“考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考槃
第 181 句因包含“抱甕,桔槔,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抱甕
第 185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第 185 句因包含“卜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居
第 193 句因包含“從吾,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從吾好
日者1119年12月 宋 · 李綱
 出處:全宋文卷三六八一、《梁溪集》卷一、《歷代賦匯外集》卷一六 創(chuàng)作地點: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世之術(shù)士,托五行以售其說。
冒利貪進之徒,爭往問焉。
予疾之,作《日者賦》以見意。
其辭曰:
李子既抵沙陽有日踵門而告之曰:「人所稟命,不離五行。
更相更王相殺相生。
一僨一起,代廢代興。
吾術(shù)以人之始生歲月日辰之支干,推步斟酌,而知其貴賤壽夭未萌,百不失一,粲然著明。
今子奮身寒微,早蒙識擢。
徊翔省寺緩步臺閣。
載筆螭蚴,方得所托。
朝游清都,鈞天帝居之所;
夕貶于閩粵溪山僻遠之郭。
翩若云鴻鎩翮,脫若霜林隕籜
舍彼寵榮,甘此落寞。
人力之能致,蓋亦命有所縛而已。
然而方泰而窮,已否則通。
時有利鈍,各系其逢。
退之潮陽,遇逆旅之毛翁,期以秩位,后悉符同。
今我欲語子以未來,子豈有意于相從乎」?
李子笑而應(yīng)之曰:「子來前!
萬物林生,盈乎載燾。
大化居中,猶輪是蹈。
羽鱗毛介,灌莽叢草,一氣甄陶,眾形丑好。
茫乎天運,窈爾神造。
忽焉為人,賦情肖貌。
自少得壯,自壯得老。
動靜作止,飲啄夢覺。
當(dāng)時榮華,或失勢枯槁。
有制之者幽深奧渺。
今子乃欲以生辰支干,區(qū)區(qū)寸計而銖較,摘抉杳微,期以執(zhí)效。
譬猶海以蠡測,鐘以莛考。
雖或億中灶,焉知天道
且夫人之所同者歲月,我之所獨者日辰。
四海之廣,生齒之繁,一日一辰之間,其孕育者幾人!
孿生吉兇異,或殊稟而禍福均。
謂宜盛而更衰,謂方屈而還伸。
瞀亂龐雜,顛倒紛綸。
汪洋渺漫,千緒萬端
參錯重出,不可究陳。
稽之于古,蓋所未聞。
肇自隋唐,是為貪位慕祿嗜進本根。
方辟此,何以語云?
昔者圣賢馳騖,望道莫見
突不黔,席不暖
版筑而弼傅,或束縛而相管。
呂八十而始遇,甘十三而已顯。
奮身奴仆,或拔跡于畝畎。
疏封菹醢,或徒步鼎鉉。
禍福倚伏,吉兇展轉(zhuǎn)。
消息盈虛,晦明舒卷。
俄而可度,天道亦淺。
且夫洛陽帝都近臣南陽帝鄉(xiāng)近親,方襁褓垂紫紱,雖葭莩而擁朱輪。
冠蓋車馬,爛其盈門,蓋亦幸耳,豈咸值乎貴神?
長平之戰(zhàn),士卒疊跡而坑覆;
甘露之事,卿相駢頸而剿戮。
屠洗之冤不遺噍類,誅夷之慘連逮三族。
或嬰黨錮之禍,或罹羅織之獄。
亦云不幸,豈盡臨于殺局?
幸與不幸,似夫偶然;
偶然之中,有數(shù)存焉。
斡流而遷,或推而還。
震蕩回薄,胡可勝言。
主張翕辟,孰司其權(quán)?
命實制之,必原于天。
未形有分,且然無間何有歲月日辰支干?
是以君子樂天而知,居易以俟,不戚戚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靜則安土而敦乎仁,動則見險而止乎智。
不立巖墻蹈危,不為軒冕肆志。
一晦一顯,與道宛轉(zhuǎn)。
一止一行,與道翱翔
或出或處,惟道是與。
或語或默,惟道是適。
安時處順,知其不可柰何,故無入而不自得也。
且夫取舍在人,可否在時,時或未然強進何為?
出入若無心之云,將炫耀若干陽之霓乎?
昂昂野鶴,將逐逐家雞乎?
曳尾涂中之龜,將捐生太廟之犧乎?
寧退而有考槃之樂,將進而履虎之危乎?
汩汩抱甕之拙,將俯仰桔槔之機乎?
寧執(zhí)志以固守,將逐物轉(zhuǎn)移乎?
昔者屈原三湘卜居,禹錫九年而何卜?
予雖不才自信甚篤。
守此拙愚,忘彼寵祿
非我榮,窮非我辱。
從吾所好,何有吉兇之于禍福」!
日者俯而慚,仰而嘆,不得所對,逡巡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