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有二種:華以春者似蕙,華以秋者似菊。
《楚辭》曰:「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又曰:「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今世人之所識者,素葩叢本,特春蘭耳。
予嘗得一種蘭于亡友蕭子寬家,綠葉紫莖,至秋始華,如《楚辭》之所賦,其華似菊,而色微紫,其香似春蘭而加芳,食之味尤辛甘,可以調(diào)芼。
曹子建《七啟》于肴饌之妙,言「紫蘭丹椒,施和必節(jié)。
滋味既殊,遺芳射越」。
乃知茲蘭可食,其為秋蘭無疑也。
二蘭皆喜生于高山深林、闃寂無人之境,則芬芳郁烈,茂盛而遠聞。
移而置于軒庭房室之間,不過一再歲,華益鮮而香益微。
蓋其天性如此,故古人又以幽蘭目之。
與夫山林隱遁之士,耿介高潔,不求聞達于人,而風流自著者,亦何以異?
故感而賦之。
其辭曰:
相百卉之芳菲兮,待培植而乃成。
何茲蘭之異稟兮,處幽僻而方興。
高山崔嵬而巃嵷兮,深林杳杳以冥冥。
下波濤之噴激兮,上雪霰之飄零。
邈人跡之不到兮,蘭于焉而獨馨。
言茁其芽,載擢其英。
春與蕙兮偕秀,秋與菊兮并榮。
或素葩而叢本,或綠葉而紫莖。
雖春秋之異種,豈殊德于幽貞。
耿介自許,芬芳誰與。
久而不知其香,晦而不改其度。
榮何謝于光風,瘁何傷于白露。
配芝桂以為友,奚蕭艾之能侶。
類同心之契合,比明德之欣附。
淑人君子,愛而不忘。
蒸以為藉,沐以為湯。
紉之為佩,刈之為防。
實有取于雅操,匪徒慕夫國香。
若夫出自故山,同夫小草。
資耳目之嘉玩,供園林之幽討。
雖得托于孤根,蓋已違其所好。
譬猶高潔之士,隱遁之人,蹈山林而長往,友麋鹿而同群。
付功名于脫屣,等富貴于浮云。
室雖邇而人則遠,可得聞而不可見。
有泉石之枕漱,無猿鶴之驚怨。
晦其跡而彌芳,懷其道而愈顯。
子真谷口,德公鹿門。
二子食薇于首陽,四皓采芝于商山。
名與實兮兼茂,心與跡兮俱閑。
播清芬于今古,亦何以異于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