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醴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醴泉
第 9 句因包含“文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星
第 9 句因包含“人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人杰
第 10 句因包含“昭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昭陵
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鐘板蓋唐人寺記字甚奇麗 北宋 · 李廌
 押詞韻第十一部
吳砧已碎樂生論,京江昔沈瘞鶴銘。
半裁紫陽玞石考擊化度金籯。
乃知金石厄會,名碑舊疊長安城。
頃年醴泉賢令,政譽藹藹多流馨。
為憐文星人杰,昔皆祔葬昭陵。
壞垣糞壤得顏碣,丘棘壟求魏徵。
史訛遂正沖遠字,石闕再樹六駿形。
板圖列籍過客,龜趺螭首羅齊廷。
后來謬令類俗子,輒去其籍人皆懲。
昔到般舟訪遺跡季海寺記今彫零。
曉聞晨鐘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往觀乃是唐短碣,大窮索縛乘前楹。
字形崢嶸蕭散遠過名殿諸題經(jīng)。
勸僧拂拭高壁,安知野僧不我聽。
十年再游尚如昔,擊拊刻劃將俱平。
急歸入城諷縣令,立使舁至無久停。
此碑復(fù)立非我力,奇物久廢天須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