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句因包含“積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積雪
第 48 句因包含“山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鬼
第 95 句因包含“陽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陽烏
第 96 句因包含“飛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光
第 119 句因包含“樗,臃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臃腫
第 124 句因包含“云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和
第 124 句因包含“云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和
第 131 句因包含“雙南,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雙南金
第 136 句因包含“桀,紂”,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桀紂
第 137 句因包含“鄭衛(wèi)”,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鄭衛(wèi)
第 156 句因包含“知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知命
第 172 句因包含“不材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材木
桐賦 北宋 · 陳翥
 出處:全宋文卷九三○
始吾植桐西山南,見誚乎天倫間,以謂難于生計,不如桑柘果實之木有所利。
吾決而遂其志,乃自號桐竹君」,以固而拒之;
又作《西山桐詩》十二首,復掇其詩之馀,次而為賦,所以伸植之之心也。
其辭曰:
梧桐柔木,生崇絕高岡
盜天地之淳氣,吐春冬之奇芳。
濡潤于夕陛,藉和煖于陰陽
綿歲月久持,森郁茂而延昌。
爾其溪臨千仞巖空百丈。
增巘岌以周列,重峰嶪其相向。
崔嵬而峭且峻,形嶇崄而不可上。
崄巇以無土,壑嶒巉而弗敞。
枝上拔而雖榮,根下朵而不長。
迅雷疾風之所飄擊,涌濡飛溜之所滌蕩。
苦霧而含暝,鎖愁云寫望。
霏霜封條而欲折,積雪擁根而致強。
枝蠹則中間,節(jié)傷則液滿。
同枌棘以溷殽,雜樞榆蒼莽
于是哀狖晨吟,饑梟夜啼,熊狐傍宿,麇麑下蹊,悲號叫嘯,回惶慘悽。
勇夫之而心碎山鬼之而晝迷。
寒雕啄鷹以之游集,妖烏怪鵩以之安棲。
蓋人跡罕履,故物來萃。
材雖具,不見用于匠氏
根已固,故不可以移徙(〔一〕)
其或春氣和,木向榮,飛子結孕,其柢抽萌。
毳毳以嫩聳,葉茸茸綠成。
水再離而自茂,氣猶缺而未英。
斯時也,吾孤且否,人無我諳。
支離而不煖,始有地于西山之南。
遂忘刻銳、任情意,命钁以薙草,向陽避地。
行行坑坎,有鱗鱗位次,庸以梧桐植而異群類也。
由是山叟、訪場師披榛棘之叢薄,陟峰巒險危。
望椅梓以相近,求拱把而見移。
根本延蔓,擇材干珍奇
等地森植,亦分株而對之。
侔底道之矢直,鄙左右之器敧。
夾道細柳,類通衢高椅
累歲時而茂盛,發(fā)花葉之繁滋。
土膏泉液以澤乎根,春風夏雨以長其枝。
晨霞暮雨以蔭其干,清露薄霧以潤其肌。
陽烏舒暖以條布,陰兔飛光而影垂。
庭雪之難積,噱巖霜之易晞。
是以上則鵯鶋鷩鴺所不敢棲也,其下則騰猿飛??之所不獲息也。
藤垂莫得而依也,奔泉依瀨亡由而及矣。
故遠而望之,如列戟與排矛;
即而憩之,若綠幄翠裯。
將以集鸑鷟、鳴飄鹠,玩之興詠,聽之以消憂
于是直諒之賓,命端善之友。
萋萋陰蔭,論詩書之盛否。
逍遙志氣,宴樂文酒
賞茲桐之森森,玩桑柘黝黝。
婆娑,樗傷臃腫。
一則為盡其生意,一則嗟無其器用。
未若葉中藥餌,材堪梁棟。
云和曾入于周制嶧陽乃隨于《禹貢》。
有名實以相副,豈虛偽動眾。
吾將采東南之孤枝,創(chuàng)疏白之雅琴。
弦以檿桑之絲,徽以雙南之金。
夔牙以揮鼓,并鐘期側(cè)聆。
淳風先德,寫太古遺音
使桀之樂慚靡,鄭衛(wèi)之聲愧淫。
鏗鏘也,不足以鄙夫之耳;
有幽靜也,自可以悅君子之心。
桐竹君神魂清、心志和,以道自任,孰知其它?
據(jù)高梧釋俗,申素臆長歌。
歌曰:「蒿艾茂郁兮芝蘭不馨,柞櫟芬芳楩楠不亨。
毀方趨勢兮,雖棫樸見稱
倘容援之云依兮,雖楸梓而弗名。
斥遠匠石兮,終見委于林衡。
自樂天以知命兮,故無慮自營」。
歌卒,瞬目周玩,沉吟自斷,后以馀音,系而為亂曰:「貴遠賤近,時之宜兮。
眾咸去樸,爭華偽兮。
花葉不能耳目兮,子實無堪口腹兮。
人誰采用,到林麓兮。
雖材還同,不材木兮。
吾愿終身老林泉兮。
器與不器,居其間兮。
梓桐放懷,事都捐兮。
優(yōu)游共得,終天年兮」。
按:《桐譜》,宛委山堂本《說郛》卷一○五。又見《佩文齋廣群芳譜》卷七三,《歷代賦匯補遺》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