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本乎妙道,二者資乎混元。
道生一而既顯,一生二以斯存。
通幽洞冥,作三才之肇祖;
從無入有,為萬化之本原。
昔老氏以識(shí)炮道樞,心存義緯。
和光允執(zhí)于眾妙,施教遂熙于庶匯。
以謂一之所起,蓋兆自于真宗;
二者何先,必生因于沖氣。
察其所以,因而陳之。
本無象而生有象,自無為而成有為。
旁考斯文,類黃鐘之生六律;
近探厥義,同太極之分兩儀。
得不遠(yuǎn)賾真筌,深窮妙用。
當(dāng)始在于沖漠,固未分于錯(cuò)綜。
無名漸散,惟道也寂爾而日彰;
有物將形,惟一也淵兮而景從。
是故一由道以昭著,二因一以睶生。
清濁本茲而遂判,剛?cè)嶙允且苑匠伞?div id="sat56hf"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7_1159926_comment'>
為品物之宗,我則觸類而長(zhǎng);
作圣人之式,我則與時(shí)偕行。
若然,則大道俄分,澆風(fēng)漸靡。
既成形以成象,則有非而有是。
茫茫兮仗我生成,浩浩兮因吾繼始。
狀轔轔之華轂,起自椎輪;
同皎皎之層冰,生于積水。
則知一者生乎立極,二者兆乎先天。
見相生之道備,得下濟(jì)之功全。
當(dāng)有儀未象之時(shí),包藏莫顯;
及自寡成多之際,孕育無邊。
懿哉!
事體無形,功符不器。
始則混而為一,終乃分而為二。
故侯王得之以大寧,可以經(jīng)天而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