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常
第 3 句因包含“對床,夜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對床夜雨
第 16 句因包含“簪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簪筆
第 17 句因包含“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海
第 18 句因包含“慶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慶云
第 36 句因包含“雙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雙金
第 3 句因包含“對床,夜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對床夜雨
第 16 句因包含“簪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簪筆
第 17 句因包含“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海
第 18 句因包含“慶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慶云
第 36 句因包含“雙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雙金
冶亭閬峰二學士聯(lián)床對雨圖(丙午) 清 · 翁方綱
押支韻 出處:復初齋詩集卷三十二晉觀稿五、復初齋詩集卷三十二
全真元常對風雪,和仲同叔乃慕之。
夜雨對床蕭瑟意,寸心千里遙相期。
逍遙堂隔懷遠驛,萬古傾想蘇家詩。
詩從元祐溯嘉祐,彭城東府話別離。
對床本取友朋事,西樓觴詠追南池。
何如君家賢伯仲,詞林盛事萃一時。
伯也十年秩端尹,頭廳重到翮羽儀。
仲也昨春第嘉頌,簪筆日侍趨彤墀。
玉堂花陰照瀛海,慶云五色駢交枝。
蕉窗竹埤共一榻,論文校萟同研思。
石氣濛濛散飛綠,簟紋肅肅生涼飔。
豈惟梧桐與松竹,當時漂泊詶唱詞。
守杭使北早秋日,覓句那得相肩隨(元祐四年,東坡由龍圖閣學士出守杭州,子由代為學士。是年八月,子由使契丹。是二蘇公未嘗同為學士也。)。
感嘆區(qū)區(qū)一言諾(坡與子由對床夜雨之約,始于嘉祐辛丑。),會合要出千古奇。
人生至樂果焉在,幾個四海真相知。
況復盛年勤切琢,承家報國良在茲。
畫出蘇詩未到處,須眉喜氣春融怡。
就我蘇齋悟前誓,明月下照雙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