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句因包含“土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土花
第 43 句因包含“泣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泣血
第 50 句因包含“俎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56 句因包含“友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友于
第 57 句因包含“九原,可作”,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可作
第 43 句因包含“泣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泣血
第 50 句因包含“俎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俎豆
第 56 句因包含“友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友于
第 57 句因包含“九原,可作”,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可作
董參軍詩書付兩孤兒(壬午) 清 · 蔣士銓
出處:忠雅堂詩集卷九
七年不見董參軍,孤兒突兀來叩門。
三尺五尺孤兒身,喚我作叔揖拜殷。
問之哽咽淚沾巾,忍痛細聽孤兒云。
太歲在丑父使秦,于役客死秦無人。
浮漢曲溯淮之濱,八口尚滯漳江漘。
狼狽買舟北向奔,伏戎于奴胠篋?。
寡母有翁官虎賁,老病編戶高唐氓。
母寡可依托饔飧,旗籍卻注雙雛鹓。
老仆擔兒若荷薪,乞食茍活歸我昆。
戚?死亡無六親,族祖帶甲老益貧。
兩孤倚托歷冬春,兵糧養(yǎng)育朝廷恩。
國書有學業(yè)頗勤,每懷旅襯潛悲辛,欲返無力哀鮮民。
我聞惻惻泣且顰,解衣裹兒肌骨溫,秉燭作書緘素鱗。
飛達漕府楊公轅,公抱道德依于仁。
逾月報書一一言,遣吏覓棺棺故存。
載以糧艘妥游魂,遠涉勿慮蛟龍吞,反覆誦之顏色欣。
八月秋濤捲高旻,舳艫截漕停析津。
百緡再為謀舟輪,由通達涿工力均。
合葬為啟前妻墳,土花蝕骨窾木湮。
易柩斂藏重沐薰,孤兒泣血皇天聞。
君名法熹名宦孫,厥祖弘毅令奉新。
殺賊捍患祭法尊,不及百年事漸淪。
王公興吾時我藩,我為言之達九閽。
朝命既下俎豆馚,君及陪祀受脤膰。
君云隱愿幸克申,此外官職安足論。
言猶在耳跡已陳,哭君有詞連類因。
友于我殯義可循,九原可作知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