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庶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庶幾
第 6 句因包含“玉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燭
第 9 句因包含“青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衿
第 19、22 句因包含“諸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諸生
牧隱先生至安心寺九齋。諸生刻燭賦詩。明日先生長篇。次韻奉答 元末明初 · 韓脩
 出處:柳巷先生詩集
于穆玄陵重儒術(shù),寢廟學宮崒屼
講明吾道生徒,便蕃雅樂帝都
庶幾周文旱麓,豈弟作人調(diào)玉燭。
公以先覺上知任教胃于思日孜。
青衿服教隕越,罔敢廢業(yè)放達。
薰陶正望風化行,使公臥病無情。
爾來己到數(shù)年外,后學鮮有觀于海。
斯文陵替責在誰,引咎歸已真吾師。
濫與主司子所愧,此□虛名莫予最。
放題此日對諸生,還如貢院當時情。
榜頭一彼或一此,終然可見諸生志。
驟兩再至生晚涼,深杯屢倒添醉狂。
地清不畏生病溪漲暫失澄取映。
歸途犖確曳杖行,亂石欲起隨初平
道邊禾多老大,多少珠瓔翠蓋
斯游豈有堙沒時,海東千古傳公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