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相如”,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相如
第 13 句因包含“子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云
第 18 句因包含“蘭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蘭臺
第 32 句因包含“兔園”,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兔園
第 39 句因包含“臣朔”,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臣朔
第 72 句因包含“鴻溝”,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溝
第 73 句因包含“鄒魯”,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鄒魯
第 77、78 句因包含“萬人,敵”,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萬人敵
第 77、78 句因包含“萬人,敵”,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萬人敵
第 88 句因包含“三益”,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益
第 90 句因包含“干鏌”,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干鏌
第 94 句因包含“羽翼”,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羽翼
古詩一首顧澗蘋 清 · 彭兆蓀
 押詞韻第十七部
中壘九流諸子六籍。
子衰別集興,蓺文志繁賾。
詩賦五家,宗派古昔
說亡目猶存,原委略能繹。
就中馬與揚,摛辭極則。
相如著凡將,詁訓詮釋
子云經師,油素四尺。
寧惟才(顧集從文)要本宏碩。
即如論都蘭臺史職。
平子研京手,玄象精究測。
文外各有事,往典具可覈。
源積流斯長,所吐視所食。
是以詞章貴,足參經訓席。
自從輇材多,鹵莽持擇。
冥心矜捷取,求易思弋獲。
目乏寶書寓,陋挾兔園冊
葩花稍剽盜,丹艧涂澤
吁嗟污水,安望當潮汐。
顧君中吳,神觀孤特。
臣朔誦卌萬,淮南三壁
微言墜義研,隱伏發(fā)擿。
實事求是懷,咫聞襞績
漆簡汲郡探,亡篋河東識。
四部貫丳,百家心應鏑。
富真山淵苞,纖或蟲魚析。
本此為文詞,貫虹玉色。
連犿出瑰制,寶氣戶庭塞。
羅絡西京,揮斥潘左格。
絳云卷霄青,明霞爛域赤。
瞠疑小儒眼,褫攝才士魄。
曠世雄奇華崧峙巑崱。
方今儒多途,華實畛域。
樸學染翰,方心手生棘。
浮夸與論古,低首塞默。
易觀兩相笑,楚失齊豈得。
庸知振奇人,不假鴻溝畫。
大師鄒魯儒,壯采文章伯。
君也奄有之,三才逢掖
蒼茫萬人海,求對無前敵
何怪詆訶多,群流彈擊。
我慚膚受學,廿載攻篆刻。
亦思本原求,苦為貧病迫。
力愁十舍退,道尚兩塵隔。
傾折一人,糾繩三益。
鸞鳳不偶世,干鏌善自惜。
終當入承明或者蒲帛。
煌煌嘉頌詩書羽翼。
否亦奏陵云,異代嘆息。
千秋文字,流別重判白。
著錄七略間,惟君庶靡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