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688七絶 5728五律 3448七律 5236五排 246七排 21 315四言 21六言 122古體 722樂府 109 7 56 5辭賦 3 9其他 97聯(lián) 63
共5236,分14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續(xù)上)
戴叔倫 732 - 789 一首
房孺復 756 - 797 一首
方干 809 - 888 五首
曹唐 797 - 866 三首
李中 四首
李咸用 一首
李嘉祐 二首
李山甫 一首
李德裕 787 - 850 一首
李煜 937 - 978 一首
李紳 772 - 846 五首
李群玉 808 - 860 一首
李遠 ? - 860 一首
林寬 一首
查文徽 889 - 959 一首
柴夔 一首
歐陽袞 一首
贈史開府 唐 · 戴叔倫
七言律詩
南天胡馬獨悲嘶,白首相逢話鼓鼙。
野戰(zhàn)頻年沙朔外,旌竿高與雪峰齊。
扁舟遠泛輕全楚,落日愁看舊紫泥。
早晚瑤階歸伏奏,獨(一作猶)能畫地取關西。
酬竇大閑居見寄 中唐 · 房孺復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潘年 鵩鳥賦
來自三湘到五溪,青楓無樹不猿啼。
名慚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歸思迷。
鵩鳥賦成知性命,鯉魚書至恨暌攜。
煩君強著潘年比,騎省風流詎可齊。
和于中丞登扶風亭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峴首
避石攀蘿去不迷,行時舉步似丹梯。
東軒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雞猶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樹半藏溪。
謝公吟望多來此,此地應將峴首齊。
砌下松巔有鶴棲,孤猿亦在鶴邊啼。
臥聞雷雨歸巖早,坐見(一作覺)星辰去地低。
一徑穿緣應就(一作在)郭,千花掩映似無溪。
是非生死多憂惱,此日蒙(一作憑)師為破迷。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送鄭臺處士歸絳巖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河梁
榮啟先生挾琴去,厭尋靈勝憶巖棲。
白猿垂樹窗邊月,紅鯉驚鉤竹外溪。
慣采藥苗供野(一作資素)饌,曾書蕉葉寄新題。
古賢猶愴河梁別,未可匆匆便解攜。
思越中舊游寄友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甸外山川無越國,依稀只似劍門西。
鏡中疊浪搖星斗,城上繁花咽鼓鼙。
斷臂青猿啼玉笥,成行白鳥下耶溪。
此中(一作早年)曾是同游處,迢遞尋君夢不迷。
東山瀑布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一作卻)被云迷。
掛巖遠勢穿松島(一作塢),擊石(一作落地)殘聲注稻畦。
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
不緣(一作若非)真宰能開決,應向前山(一作山前)淤泥。
引用典故:孫陽
隴上沙蔥葉正齊,騰黃猶自跼羸蹄。
尾蟠夜雨紅絲脆,頭捽(一作掉)秋風白練低。
力憊未思金絡腦,影寒空望錦障泥。
階前莫怪(一作錯)垂雙淚(一作耳),不遇孫陽不敢(一作肯,又作用)嘶。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粉堞(一作雉,又作疊)(一作丹)軒畫障西,水云紅樹窣璇題。
鷓鴣欲(一作影)絕歌聲定,鴝鵒初驚(一作身翻)舞袖(一作翅)齊。
坐對玉山空(一作難)甸線,細聽金石怕低迷。
東風夜月(一作月下)三年飲,不省非時(一作未有歸時)不似泥。
真人酬寄羨門子 唐 · 曹唐
七言律詩
云洞煙深意自迷,憶君腸斷武陵溪。
三山未覺家中遠,九府那知路甚低。
絳闕有時申再會,赤城何日手重攜。
唯愁不得分明語,惆悵長霄月又西。
⑴ 見《四庫珍本初集》本《天臺前集別編》。
贈上都先業(yè)大師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詩
懶向人前著紫衣,虛堂閑倚一條藜。
雖承雨露居龍闕,終憶煙霞夢虎溪。
睡起曉窗風淅淅,病來深院草萋萋。
有時乘興尋師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下蔡春暮旅懷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詩
柳過春霖絮亂飛,旅中懷抱獨悽悽。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夢去迷。
發(fā)白每慚清鑒啟,心孤長怯子規(guī)啼。
拜恩(一作章)為養(yǎng)慈親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貽廬山清溪觀王尊師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詩
霞帔星冠復杖藜,積年修鍊住靈溪。
松軒睡覺冷云起,石磴坐來春日西。
采藥每尋巖徑遠,彈琴常到月輪低。
鼎中龍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
柳過清明絮亂飛,感時懷舊思悽悽。
月生樓閣云初散,家在汀洲夢去迷。
發(fā)白每慚清鑒啟,酒醒長怯子規(guī)啼。
北山高臥風騷客,安得同吟復杖藜。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唐末 · 李咸用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磻溪 覆巢破卵
鄰并無非樵釣者,莊生物論宛然齊。
雨中寒樹愁鴟立,江上殘陽瘦馬嘶。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覆巢破卵方堪懼,取次梧桐鳳且棲。
梁宋人稀鳥自啼,登艫一望倍含悽。
白骨半隨河水去,黃云猶傍郡城低。
平陂戰(zhàn)地花空落,舊苑春田草未齊。
明主頻移虎符守,幾時行縣向黔黎。
引用典故:倚門
一官萬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魚浦西。
日晚長煙高岸近,天寒積雪遠峰低。
蘆花渚里鴻相叫,苦竹叢邊猿暗啼。
聞道慈親倚門待,到時蘭葉正萋萋。
江色沈天萬草齊,暖煙晴靄自相迷。
蜂憐杏蕊細香落,鶯墜柳條濃翠低。
千隊國娥輕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
斜陽怪得長安動,陌上分飛萬馬蹄。
謫嶺南道中作(848年) 唐 · 李德裕
七言律詩
嶺水爭分路轉(zhuǎn)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憶夜直金鑾殿承旨(822年2月) 唐 · 李紳
七言律詩
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
門壓紫垣高綺樹,閣連青瑣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飛詔,草布(一作定)(一作新)恩促換題。
明日(一作惟我)獨歸花路遠(一作近),可憐人世隔云霓(一作泥)。
未登崖谷尋丹灶,且歷軒窗看壁題。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塵泥。
舊壇無復翔云鶴,廢壘曾經(jīng)振鼓鼙。
點檢遺編盡朝菌,應難求(一作永)望一刀圭。
烏盈兔缺天涯迥,鶴背松梢拂檻低。
湖鏡坐隅看匣滿,海濤生處辨云齊。
夕嵐明滅江帆小,煙樹蒼茫客思迷。
蕭索感心俱是夢,九天應共草萋萋。
其八 禹廟
七言律詩
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
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云霓。
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云化紫泥。
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卻渡西陵別越中父老(835年) 唐 · 李紳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杜母
海潮晚上江風急,津吏篙師語默齊。
傾手奉觴看故老,擁流爭拜見孩提。
慚非杜母臨襄峴,自鄙朱翁別會稽。
漸舉云帆煙水闊,杳然鳧雁各東西。
引用典故:長風萬里 珠履三千
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云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一作笠)低。
高鳥散(一作四)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玉鉤掛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贈咸陽李少府 唐 · 李遠
七言律詩
美貌雄才已少齊,寶書仙簡兩看題。
金刀片片裁新錦,玉步重重上舊梯。
鵬到碧天排霧去,鳳游瓊樹揀枝棲。
蓬瀛宴罷試回首,一望塵中路正迷。
長安即事 唐末 · 林寬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九門
暝鼓才終復曉雞,九門何計出沈迷。
樵童亂打金吾鼓,豪馬爭奔丞相堤。
翡翠鬟欹釵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須知不是詩人事,空憶泉聲菊畔畦。
寄麻姑仙壇道士 五代 · 查文徽
七言律詩
別后相思鶴信稀,郡樓南望遠峰迷。
人歸仙洞云連地,花落春林水滿溪。
白發(fā)只應悲鏡鑷,丹砂猶待寄刀圭。
方平車駕今何在,??鄩m中日易西。
望九華山 唐 · 柴夔
七言律詩
九華如劍插云霓,青靄連空望欲迷。
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龍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漢梯。
惆悵舊游無復到,會須登此出塵泥。
南澗寺 唐末 · 歐陽袞
七言律詩
春寺無人亂鳥啼,藤蘿陰磴野僧迷。
云藏古壁遺龍象,草沒香臺抱鹿麛。
松籟泠泠疑梵唄,柳煙歷歷見招提。
為耽寂樂親禪侶,莫怪閑行費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