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下一頁 明(續(xù)上) 徐士俊 二首曹溶 1613 - 1685 一首 李元鼎 1595 - 1670 一首 李蒸 一首 毛奇齡 1623 - 1716 一首 王翃 1603 - 1651 二首 董以寧 1629 - 1670 一首 陳世祥 一首 清 厲鶚 1692 - 1752 一首宋琬 1614 - 1674 一首 龔自珍 1792 - 1841 一首 周壽昌 1814 - 1884 二首 張槎 一首 彭兆蓀 1768 - 1821 一首 曾廉 1856 - 1928 二首 李符 1639 - 1689 一首 王士祿 1626 - 1673 二首 王庭 1607 - 1693 二首 秦力山 1877 - 1906 二首 鄒祗謨 1627 - 1670 三首 陳維崧 1631 - 1688 一首 黃人 1865 - 1913 一首 | 驥子與龍媒,勝我駑天馬。 切莫癡頑似阿翁,便是佳兒也。 當(dāng)日夢飛熊,始信璋非瓦。 愿汝聰明讀父書,出馬應(yīng)誇者。 零光吹碎,遠(yuǎn)態(tài)飄明,依微近人沾灑。 冷聚空煙,秋影半深平野。 池塘薄陰生晝,泣馀姿、垂柳輕惹。 還試問,在巴山前夜,水痕多寡。 別井梧桐寒盡,殘葉潤、西風(fēng)淚花從寫。 意與絲長,何事亂牽愁下。 沙外雁知羽重,感飛遲、音韻棲啞。 更濕夢、斂巫山,留驗(yàn)鴛瓦。 畫樓散酒,香雨粘天,斗繁華也。 巷陌連春,十里美人家也。 翠影涏涏通燕尾,繡簾低受風(fēng)斜也。 倚新妝,盡濃蛾疊粉,拂晴沙也。 聽艷曲、奏紅牙也。 聲促珠槽,語琵琶也。 心絮吹鶯,傾國按名花也。 鳳蠟光中催月上,玉驄夜踏堤沙也。 醉歸時,掩流蘇,早啼鴉也。 林皋寒近也,看麂眼籬根,菊錢圓也。 鱗鱗雁云也。 又霜花凄緊,放秋歸也。 冰泉引也。 望南山、煙嵐淺也。 自義熙開后,重陽甲子,幾番題也。 游也。 傾壺細(xì)泛,冒雨幽尋,足清娛也。 天隨子也。 和紅杞,采將也。 笑桃鬟杏靨,爭春烘日,不似潭花壽也。 祇金衣,黃鵠多情,舞裳伴也。 湖云如夢,記前年此地,垂楊系馬。 一抹春山螺子黛,對我輕顰姚冶。 蘇小魂香,錢王氣短,俊筆連朝寫。 鄉(xiāng)邦如此,幾人名姓傳者。 平生沈俊如儂,前賢倘作,有臂和誰把。 問取山靈⑴渾不語,且自徘徊其下。 幽草黏天,綠蔭送客,冉冉將初夏。 流光容易,暫時著意瀟灑。 ⑴ 《四部叢刊》吳刻本為“靈山”,此據(jù)《龔定庵全集類編》和上海人民版《全集》改為“山靈”。 墨積字成豬,野蕩塵飛馬。 隔牖琴弦盡費(fèi)猜,誰是知音者。 宋庫雁翎刀,漢殿螭頭瓦。 文武兼資左右宜,客定何居也。 得失證雞蟲,稱謂隨牛馬。 莊語難諧怕客嗔,連道三聲者。 擊汰扇張帆,避雨衣憑瓦。 一把茅剛蓋著頭,笑指夫夫也。 一棹飛來,正楓丹橙綠,盡堪吟寫。 清綺詩篇誰得似,一似秋濤揮灑。 吳苑煙花,蘇臺弦管,恰放先生假。 別來無恙,素絲添得盈把。 細(xì)將詩格閒評,幾多英俊,盡在君之下。 京洛聲華空有夢,守得妝聾作啞。 三作堪賡,四愁休做,六十過頭也。 拈髯同笑,一時離恨都瀉。 顛到黃輿,誰辨別、神麟跛馬。 盡聽?wèi)T、陳隋蟬噪,雷鳴釜瓦。 面壁未成龍象果,談經(jīng)空建鴦摩社。 縱登壇豎拂有誰聽,喉先啞。 雞缸酒,斟盈斝。 牛腰束,詩盈把。 算知音誰似,安昌侯者。 意氣殊羞絳灌伍,淚痕且學(xué)姮娥寡。 只數(shù)行佳傳倘需君,他年也。 萬花錦繡,未必都成假。 何心躲去,生憎飛絮惹。 昨?qū)就馍郊?,又過橋頭酒舍。 春情問消多寡。 春歸也。 送春人在,寶帶橋邊淚如瀉。 年年準(zhǔn)擬,花時邀做社。 不知為甚匆匆,慌了樓頭謇姐。 愁僵九江司馬。 小春方半也。 山亭欄檻,霜花殘也。 蒿酒如泉,攜自眷西堂也。 簾外一丸冷月,正今夕、十分圓也。 風(fēng)定也。 除聽新雁,別無聲也。 主人絕類逋仙,展疏影離離,妻梅圖也。 賦筆誰工,四坐盡能詩也。 客散清暉滿袖,秉樺燭不須燒也。 俱醉也。 騎馬似乘船也⑴。 ⑴ 再彭自晉遷淮,故堂名眷西。是夕出《妻梅圖》索題。 漁屋低低茅作瓦。 幾灣碧柳真瀟灑。 此地風(fēng)塵原不惹。 漁父者。 于中結(jié)個持竿社。 樂事常年殊未寡。 扁舟不系隨波寫。 濯足舷邊剛沒髁。 言不假。 垂鞭笑煞先生馬。 ① (借龔定庵韻)。(1900年5-6月間) 荊天棘地,坐茫??嗪?,任呼牛馬。 臣質(zhì)已亡神已死,莫問當(dāng)年姚冶。 誰是溫文,誰為狂俠,褒貶從誰寫。 中原已矣,須從海外求者⑴。 羨君終賈奇才,一雙年少,有臂惟君把。 北望觚棱東望海,涕淚愴然而下。 渺渺支那,沉沉震旦,黯然悲華夏⑵。 知音何許,一腔熱血誰灑。 編者注:此首詞與下首詞,署名屯庵,并附作者自記稱:右詞二闋,系四五月間舊作。曾幾何時,之?dāng)?shù)人者死亡、存亡概不知之。特為錄出,聊以長歌當(dāng)哭耳。悲夫,自記。 ⑴ 公子自橫濱游學(xué)歸,以和鄭席儒先生狂俠溫文詩見示,余亦同有和章。 ⑵ 三句一意,疊言之。語不成章,悲可知矣。 ① (仍借定庵韻)。(1900年5-6月間) 大千人海,問前途何處,容君系馬。 且向風(fēng)塵暫奔走,且自放懷姚冶。 地媼酣眠,天公沉醉,哀怨無須寫。 癡心如此,天涯誰復(fù)知者。 此去幸有同心,英雄三五,有臂堪同把。 都是龍華香案吏,不在古人之下。 醉便餔糟,濁還濯足,莫問戎和夏。 大都爾爾,休將熱淚輕灑⑴。 ⑴ 據(jù)《知新報》132冊(1901年1月5日 畫梅寫字都閑雅。更善彈棋打馬。 憶去年初夏。妮他細(xì)語荼蘼下。 浪卜瓣香雙鳳瓦。誰信金錢盡假。 風(fēng)云偏瀟灑。林逋不遇梅花寡。 猛憶晶簾,攜手?jǐn)?shù)番,鮫珠頻灑。 東風(fēng)吹斷,一宵歸夢,葡萄慵把。 斷酒除詩,忍教孤負(fù)相思,游絲千尺偏沾惹。 覓起舊花箋,把離愁重寫。 艷冶。 當(dāng)年分手,香鴨爐頭,紫鳧屏下。 曾記綠簽,暗數(shù)金錢私打。 幾回目斷,此日花發(fā)長安,料應(yīng)遙策春堤馬。 懊惱看征衫,又蕭蕭歸也。 三百簽文親自寫。恨被鄰?fù)尴嗳恰?div class="asuiyae" id='poem_sentence_0_378316_comment'> 莫把紅綾扯。簪花學(xué)得夫人者。 年年待闕鴛鴦社。多半前生誤也。 事急相隨且?;椟S繡佛持般若。 醉拍雕闌,思憶從前,淚珠頻灑。 東陽倦沈,多愁多病,瘦軀堪把。 水市津樓,奈他繡被濃香,舊時閒事偏縈惹。 顛倒覓烏絲,檢霜毫細(xì)寫。 妖冶。 此夜蟲蟲,曾囑監(jiān)奴,葳蕤慢下。 且趁湘簟銀燈,邀人白打。 摘盡銅簽,小婢故惱人行,任他嘶斷門前馬。 懊惱后堂前,又年光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