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書來幾日,遂喜(一作逐意)就嘉招。 猶向風(fēng)沙淺,非于(一作干)甸服遙。 時(shí)平無探騎,秋靜見盤雕。 若遣關(guān)中使,煩君問寂寥。 上馬生邊思,戎裝別眾僚。 雙旌銜命重,空磧?nèi)コ?span id="7mctfnk" class='inlineComment2'>(一作城)遙。 迥沒(一作出)沙中樹,孤飛雪外雕。 蕃庭過冊禮,幾日卻回(一作歸)朝。 獨(dú)去何人見,林塘共寂寥。 生緣聞磬早,覺路出塵遙。 江雪沾新草,秦園發(fā)故條。 心知禪定處,石室對(一作映)芭蕉。 引用典故:阿連 樂簞瓢 不事小兒 二紀(jì)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因君宦游去,記得春江潮。 遠(yuǎn)別更搔首,初官方折腰。 青門望離袂,魂為阿連銷。 之子共乘軺,清秋拜上霄(寢宮有上霄門)。 曙霞迎夙駕,零雨濕回鑣。 甘谷行初盡,軒臺去漸遙。 望中猶可辨,耘鳥下山椒。 引用典故:號弓 薰風(fēng) 湛露 梯航來萬國,玉帛慶三朝。 湛露恩方?jīng)眩?span id="dsntwdh" class='link' onclick='ShowAllusionComment(4799, "poem_sentence_1_19479")'>薰風(fēng)曲正調(diào)。 晏車悲鹵簿,廣樂遏簫韶。 最愴號弓處,龍髯上紫霄。 ① (一作春日芙蓉園侍宴應(yīng)制)。(一作宋之問詩)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間遙。 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飛花隨蝶舞,艷曲伴鶯嬌。 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 ① 《紀(jì)事》云:“長寧公主,韋庶人所生,降楊慎交,造第東都,府財(cái)幾竭。又取西京高士廉第、左金吾衛(wèi)廢營,合為宅,作三重樓,筑山浚池,帝及后數(shù)臨幸。置酒賦詩,嶠等屬和,即東莊也。 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 長筵鹓鷺集,仙管鳳皇調(diào)。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醉,戀賞未還鑣。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又捧新詩見褒陋止睹五章之綺麗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誰比天人福皆從積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當(dāng)積善之徵其來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勝仰謝良知謹(jǐn)次來韻以老去心何用為首希垂采覽 其五 (990年)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五言律詩 老去心何用,恬然守寂寥。 有時(shí)思綠蟻,幾度換金貂。 歲稔人情樂,天寒馬力驕。 望君頻訪我,不必待書招(以上《二李唱和集》)。 諸方游幾臘,五夏五峰銷。 越講迎騎象,蕃齋懺射雕。 冷筇和(一作書)雪倚,朽櫟帶(一作蘗話)云燒。 從此西林老,瞥然三萬朝。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采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 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① 日本《高僧傳》云:“天平勝寶四年,藤原清河為遣唐大使,至長安見玄宗。玄宗曰:‘聞彼國有賢君,今觀使者趨揖有異,乃號日本為禮儀君子國。’命晁衡導(dǎo)清河等視府庫及三教殿,又圖清河貌納于蕃藏中,及歸賜詩?!?/div>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huì)朝。 念余懷義遠(yuǎn),矜爾畏途遙。 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 因驚彼君子,王化遠(yuǎn)昭昭。 引用典故:花雨 皎潔青蓮客,焚香對雪朝。 竹風(fēng)催(一作吹)淅瀝,花雨讓飄飖。 觸(一作灑)石和云積,縈池拂水消。 只應(yīng)將日月,顏色不相饒。 引用典故:人在舟中便是仙 林間求適意,池上得清飆。 稍稍斜回楫,時(shí)時(shí)一度橋。 水光壁際動(dòng),山影浪中搖。 不見李元禮,神仙何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