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原缺,據(jù)盧本補)書大圣初元,白發(fā)先朝遺老。 浪言鐵筆猶存,不覺玉山自倒。 小人難與作緣,惡食不妨志道。 猶勝杜陵岳陽,一飯欲從人討⑴。 按:以上宋胡次焱《梅巖文集》卷九附錄 ⑴ 自注:劉真長、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識小人貽其餐,真長辭焉。仲祖曰:聊以充虛。真長曰:小人卻不可與作緣。山谷《貧樂齋》云:我雖貧至骨,猶勝杜陵老。憶昔上岳陽,一飯從人討。 暮春去送人歸,滿目傷心芳草。 扁舟他日歸來,為報長年三老。 陰晴麗景皆宜,絲肉新聲總好。 近看畫舫朱簾,如隔十洲三島。 主賓盡脫形骸,風(fēng)月共開懷抱。 卻憐傾蓋新知,宛似班荊舊好。 神交意足飲醇,好夢詩成生草。 俊逸君兼鮑謝,瘦寒我似郊島。 ① 姜實節(jié)號鶴澗,姜埰之子,崇禎末以言事謫宣城,葬敬亭。實節(jié)隱居吳門,起畫草樓,工畫,仿倪云林。 山寂寂兮無人,水漫漫兮浸島。 刺舟莫問何人,恐是南朝遺老。 群峰星宿分行,廣野瓊瑤積皓。 詩料萬花綻齊,豐徵三白飄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