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09,分58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唐(續(xù)上) 蘇颋 670 - 727 一首蕭穎士 717 - 768 一首 薛奇童 一首 薛據(jù) 701 - 767 一首 薛逢 一首 裴丹 一首 貫休 832 - 912 三首 趙嘏 806 - 852 一首 陸羽 733 - 804 一首 陸龜蒙 ? - 881 一首 陳羽 753 - ? 一首 陳陶 803 - 879 一首 雍陶 805 - ? 一首 韋嗣立 654 - 719 一首 韋斌 ? - 756 一首 顏曹 一首 顏真卿 709 - 784 一首 馬戴 一首 鮑溶 一首 齊己 864 - 937 一首 宋 劉克莊 1187 - 1269 十一首 | 引用典故:懸蛇疾 占鵩 遠(yuǎn)游躋劍閣,長想屬天臺(tái)。 萬里隔三載,此邦余重來。 音容曠不睹,夢(mèng)寐殊悠哉。 邊郡饒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傳上都封,因促傍吏開。 向悟海鹽客,已而梁木摧。 變衣寢門外,揮涕少城隈。 卻記分明得,猶持委曲猜。 師儒昔訓(xùn)獎(jiǎng),仲季時(shí)童孩。 服義題(一作陳)書篋,邀歡汎酒杯。 暫令風(fēng)雨散,仍迫歲時(shí)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頭還作尉,黃綬固非才。 可嘆懸蛇疾,先貽問鵩災(zāi)。 故鄉(xiāng)閉窮壤,宿草生寒荄。 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贈(zèng)橘,今哭夏成梅。 執(zhí)禮誰為赗,居常不徇財(cái)。 北登嵔??坂,東望姑蘇臺(tái)。 天路本懸絕,江波復(fù)(一作空)溯洄。 念孤心易斷,追往恨艱裁。 不遂卿將伯,孰云陳與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復(fù)何哀。 大賢志勛略,琢石依崔嵬。 聲容問古今,文字埋草萊。 仰想駐旌戟,仍聞建亭臺(tái)。 胡為積歲荒,密邇無人開。 顧鄙作吏間,探幽來此隈。 披尋忽驚喜,嘆詠空徘徊。 盼睞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蕪碧蘚出,芟竹鮮風(fēng)來。 危檻架幽谷,飛軒標(biāo)勝垓。 分明見城郭,畢竟拋塵埃。 疊嶂天外展,長溪林際回。 平原淡煙境,遠(yuǎn)壑生云雷。 物象寧極已,英靈信悠哉。 凄清汎瑤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懷紫芝客,眺覽期相陪。 (清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宋蔣之奇跋云:「裴丹《東峰亭詩》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初中裕得斷碑以示余,有其詩并序,才十〖「十」字似為衍文〗六韻,而闕其十韻。今年至水西,及還,中裕以其碑見寄云:『白云院僧處琎掘土獲之?!皇嵔匀?,而缺二十馀字。其前六韻并序所缺字,則以斷編正之。獨(dú)后十韻中缺一字不可考。既而公曼復(fù)于民間訪得一本為示,又補(bǔ)后所闕一字,遂為完篇矣。序雖不甚佳,而詩頗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熙寧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書主客員外郎前殿中侍御史里行蔣之奇穎叔題?!梗?。 落日送萬古,秋聲含七哀。 枯株不蕭瑟,枝干虛崔嵬。 伊昔臨大道,歌鐘醉高臺(tái)。 臺(tái)今已平地(一作高臺(tái)今已平),祗有春風(fēng)回。 明月白草死,積陰荒隴摧。 圣賢亦如此,慟絕真悠哉。 軒轅承化日,群鳳戲池臺(tái)。 大樸衰喪后,仲尼生不來。 予昔忝省閣,與岳州張使君說、潭州王都督熊同官聯(lián)事,后承朝譴,各自東西。張公與王都督別詩二首,情頗殷切。余覽以嘆,因遙申和云。 引用典故:雕龍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樓正欲賦,復(fù)遇仲宣來。 黃鵠飛將遠(yuǎn),雕龍文為開。 寧知昔聯(lián)事,聽曲有馀哀。 抗情遺黼冕,高步出氛埃。 橫海鴻飛遠(yuǎn),登仙鶴語催。 希微馀第宅,恍惚視嬰孩。 按:桃實(shí)三千歲,何當(dāng)獻(xiàn)壽來?(見孔延之《會(huì)稽掇英總集》卷二)。 引用典故:儀形當(dāng)漢閣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zhàn)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 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 劍舞若游電,隨風(fēng)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bào)天子,可以畫麟臺(tái)。 旋挑野菜拾青梅,又向花邊得暫陪。 各選一枝簪白發(fā),明年知與阿誰來。 門廡無人殿未開,白頭散吏久徘徊。 年年歲歲千秋節(jié),長占群官第一來。 倴僝將軍約早回,楚材相國更頻催。 江東將相真如虎,去報(bào)胡雛莫過來。 一番旗鼓建行臺(tái),勇者投軀富輦財(cái)。 邊將不消橫草戰(zhàn),國王祇要撒花回。 曾為元禮登龍客,亦上昭王市駿臺(tái)。 相與席間珠履說,此(原脫,據(jù)盧本補(bǔ))翁雖瞽有詩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