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369七絶 11624五律 6670七律 11938五排 407七排 52 524四言 41六言 145古體 1373樂府 126 14 227 17辭賦 3琴操 3 37其他 191聯(lián) 127
共524,分1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楊廣 569 - 618 一首
劉禹錫 772 - 842 一首
李白 701 - 762 一首
羅隱 833 - 909 一首
韋莊 836 - 910 一首
伊用昌 一首
馮延巳 904 - 960 四首
劉采春 一首
后人偽托 九首
呂巖 798 - ? 一首
孫光憲 895 - 968 二首
張志和 730 - 810 一首
徐鉉 916 - 991 一首
德誠 一首
易靜 五首
湖上酒,終日助清歡。
檀板輕聲銀甲緩,醅浮香米玉蛆寒。
醉眼暗相看。

春殿晚,仙艷奉杯盤。
湖上風(fēng)光真可愛,醉鄉(xiāng)天地就中寬。
帝主正清安。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集作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① 唐《禮樂志》曰:“清調(diào)、平調(diào),房中樂遺聲。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會(huì)花方繁開,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以歌擅一時(shí)之名。帝曰:‘賞名花,對(duì)妃子,焉用舊樂辭為?’遂命白作《清平調(diào)》詞三章,令梨園弟子略撫絲竹以促歌,帝自調(diào)玉笛以倚曲?!?/div>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引用典故:子猷
籬外清陰接藥闌,曉(一作晚)風(fēng)交戛碧瑯玕。
子猷(一作歿)后知音少,粉節(jié)霜筠謾歲寒。
浣溪沙 其五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shí)攜手入長安。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江南鼓,梭肚兩頭欒。
釘著不知侵骨髓,打來只是沒心肝,空腹被人謾。
酒罷歌馀興未闌,小橋清水共盤桓。
波搖梅蕊傷心白,風(fēng)入羅衣貼體寒。
且莫思?xì)w去,須盡笙歌此夕歡。
盡日登高興未殘,紅樓人散獨(dú)盤桓。
一鉤冷霧懸珠箔,滿面西風(fēng)憑玉闌。
歸去須沈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對(duì)高樓千萬山,雁飛秋色滿闌干。
燒殘紅燭暮云合,飄盡碧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猶憶笙歌昨夜歡。
微風(fēng)簾幕清明近,花落春殘,尊酒留歡,添盡羅衣怯夜寒。

愁顏恰似燒殘燭,珠淚闌干,也欲高拌,爭奈相逢情萬般。
昨日北風(fēng)寒,牽船浦里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節(jié)候雖佳景漸闌。
吳綾已暖越羅寒。
朱扉日暮隨風(fēng)掩,一樹藤花獨(dú)自看。

云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yuǎn)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
新進(jìn)橋幾是黃檀。
聞道朝來退玉鞍。
不信近人能巧取,天生曲處似龍盤。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四七)
上下無怨國中安。
保其社稷鬼神歡。
為作宮室四時(shí)祭,容止可法得人觀。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七八)
第六乳哺恩最難。
如餳如蜜與兒餐。
母吃家常如蜜味,恐怕兒嫌腥不餐(菩薩子)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一三)
洗濯第六遇天寒。
腥膿不凈阿娘看。
十指凍來疑欲落,阿娘日夜轉(zhuǎn)焦干。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二七)
⑴ 孝順樂。孝順樂。孝順阿耶娘。孝順樂。
八月仲秋秋已闌。
日日愁君行路難。
妾愿秋胡速相見,□□□□□□□。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二○)
十二月季冬冬極寒。晝夜愁君臥不安。
枕函褥子無人見。忽憶貞君愁□□。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二四)
十月孟冬冬漸寒。
為君搗練不辭難。
莫怪裁衣不開領(lǐng),愁君肌瘦恐嫌寬。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四)
十一月仲冬冬雪寒。戎衣造得數(shù)般般。
見今專訪巡邊使。寄向君邊著后看。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五)
長生術(shù),玄要補(bǔ)泥丸。
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轉(zhuǎn)傷殘,誰是識(shí)陰丹
臨江仙 其一 五代至宋初 · 孫光憲
霜拍井梧乾葉墮,翠幃雕檻初寒
薄鉛殘黛稱花冠,含情無語,延佇倚闌干。

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別恨千般。
不堪心緒正多端,鏡奩長掩,無意對(duì)孤鸞。
(集作閶)門風(fēng)暖落花乾,飛遍江城(一作南)雪不寒。
獨(dú)有晚來臨水驛,閑人多憑赤闌干。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① 《西吳記》云:“湖州磁湖鎮(zhèn)道士磯,即志和所謂西塞山前也。志和有《漁父詞》,刺史顏真卿,與陸鴻漸、徐士衡、李成矩倡和?!?/div>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
(一作梧)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水閣春來乍減寒,曉妝初罷倚欄干。
長條亂拂春波動(dòng),不許佳人照影看。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
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端。
天雨鳥,爪翅及諸般。
若在彼軍他主敗,我軍逢此不能安,必見損兵官。
冠纓日(京本作「者」),日上即為冠。
(京本作「在」)下為纓擎捧日,冠為喜兆將須歡,纓則將心攢。
太陽畔,突出泰山端。
紫氣盤旋供不散,城中軍勝賊當(dāng)殘,臨陣審詳看。
⑴ 辛本、川本作「俱」
戰(zhàn)場地,古廟與靈壇(首本作「臺(tái)」,茲從辛本、川本)。
攻破城營移故地,盡言兇敗與傷殘,細(xì)說與軍官。
⑴ 辛本、川本作「遺」
⑵ 辛本、川本作「兵」
軍營鼠,血染將衣冠。
或咬鼓旗皆不利,信須修謝拜星官,移寨且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