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秋半月偏深,況就煙霄極賞心。 金鳳臺前波漾漾,玉鉤簾下影沈沈。 宴移明處清蘭路,歌待新詞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詔,瞥然塵念到江陰。 相門才子稱華簪,持節(jié)東行捧德音。 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雞林。 煙開鰲背千尋碧,日浴鯨波萬頃金。 想見扶桑受恩處(一作后),一時西拜盡傾心。 ① 林公昔為揚州從事參謀,從釋子反初服。 引用典故:初服 揚州從事夜相尋,無限新詩月下吟。 初服已驚(一作經(jīng))玄發(fā)長,高情猶向碧(一作白)云深。 語馀時舉一杯酒,坐久方聞四(一作數(shù))處砧。 不逐繁華訪閑散,知君擺落俗人心。 引用典故:郢客 雙金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jié)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① 前三首一作劉損詩,題作《憤惋》。 鸞飛遠樹棲何處,鳳得新巢想稱心。 紅壁(一作粉)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斷信沈沈。 情知(一作那堪)點污投泥玉,猶自(一作懶更)經(jīng)營買笑金。 從此山頭似人石,丈夫形狀淚痕深。 引用典故:宓賤 懸榻 送君不復遠為心,余亦扁舟湘水陰。 路逐山光何處盡,春隨草色向南深。 陳蕃待客應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儻見主人論謫宦,爾來空有白頭吟。 散發(fā)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陰。 澗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歸云色深。 拂檻數(shù)竿為去處,隨波一葉是浮沉。 世間年少正行樂,應笑老人無事心。 按:此第一首亦見《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一、七模、湖字臨平湖條(二函二十冊)。又清初沈謙《臨平記》卷四亦載之。題曰《過臨平湖》,即將兩書異字校注于下。 蘆葉梢梢夏景深,郵亭暫欲灑塵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為關外心。 思子臺邊風自急,玉娘湖上月應沈。 清聲不遠行人去,一世(一作任)荒城伴夜砧。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 日向花間留返照,云從城上結(jié)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xiāng)淚,更入新年恐不禁。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謝安 韋弦佩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門欄不覺深。 直道事人男子業(yè),異鄉(xiāng)加飯弟兄心。 還須整理韋弦佩,莫獨矜誇玳瑁簪。 若去上元懷古去(一作處),謝安墳下與沈吟。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一作多)好音。 三顧頻煩(一作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一作用)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如意舞 馬度(一作瘦)秦關(一作山)雪正深,北來肌骨苦寒侵。 他鄉(xiāng)就我生春色,故國移居見客心。 剩欲(一作歡?。?/span>提攜如意舞,喜多行坐白頭吟。 巡檐索共(一作近)梅花笑,冷蕊(一作落)疏枝半不禁。 聞有湯泉獨去尋,一瓶一缽一無金。 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禱神鴉噪廟,獵人沖雪鹿驚林。 患身是幻逢禪主,水洗皮膚語洗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