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09七絶 21五律 3七律 3五排 1 28四言 1六言 3古體 152樂(lè)府 5 9 23辭賦 1 1其他 2聯(lián) 2
一送去聲 夢(mèng) [擊中] 動(dòng) ? [當(dāng)也] [唱聲] [山穴] [空缺] [與夢(mèng)同] [與詷同。] ? [乳汁也] ? ? [緵罟] [惛也]? ? [更多…]
漢語(yǔ)字典
多音字辨析:
衷 東韻,平聲 (zhōng):《玉篇》善也。《書(shū)·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衷 送韻,去聲 (zhòng):當(dāng)也?!俄崟?huì)》折衷,平也。又中也?!吨苷Z(yǔ)》國(guó)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又《增韻》方寸所蘊(yùn)也。

拼音:zhōng  韻部:
〈名〉
    (形聲。從衣。中聲。本義:貼身的內(nèi)衣)
  • 同本義
    • 衷,里褻衣?!墩f(shuō)文》。段玉裁注:“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nèi)者也?!?/li>
  • 又如:衷衣(里衣,內(nèi)衣);衷服(貼身內(nèi)衣)
  • 通“中”。內(nèi)心
    • 汝不察吾衷?!?span id="jl8wncu" class='label'>清·林覺(jué)民《與妻書(shū)》
  • 又如:衷懷歉仄(心里感到內(nèi)疚抱歉);衷言(心里話);衷素(內(nèi)心真情)
  • 中心,中央
    • 佩,衷之旗也?!蹲髠鳌らh公二年》
    • 發(fā)命之不衷?!?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240375'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傳·昭公十六年》
    • 服之不衷。——《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 又如:衷正(中正)
〈動(dòng)〉
  • 貼身穿著;穿在里面
    • 或衷其襦?!豆攘簜鳌?/li>
    • 人衷甲。——《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span id="z2ke2ex" class='label'>宋·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禪》
  • 又如:衷襦(襯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鎧甲)
  • 引申為包圍
    • 衷戎師,前后擊之,盡殪?!蹲髠鳌?/li>
〈形〉
  • 正;正派
    • 辟我衷。——《左傳·昭公六年》。注:“正也?!?/li>
    • 發(fā)命之不衷。——《左傳·昭公十六年》。注:“當(dāng)也?!?/li>
    • 史館取為衷據(jù)?!?span id="e9uqjcr" class='label'>清·章學(xué)誠(chéng)《邵與桐別傳》
  • 又如:衷據(jù)(正確的根據(jù))
  • 善;福
    • 今天降衷于?!秶?guó)語(yǔ)·吳語(yǔ)》
    • 和衷哉?!?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159515'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書(shū)·皋謨》。傳:“善也。”
  • 忠誠(chéng)
    • 欲對(duì)衷言不從。——《荀子·成相》。注:“誠(chéng)也。”
    • 不從命乃衷。——《荀子·子道》
  • 又如:衷愚(愚忠。盡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謙之詞);衷赤(赤誠(chéng)之心)

拼音:zhòng  韻部:
〈動(dòng)〉
  • 適合,恰當(dāng)
    • 服之不衷,身之災(zāi)也?!蹲髠鳌べ夜哪辍?。注:“猶適也?!?/li>
    • 而后立衷焉。——《左傳·莊公六年》。注:“節(jié)適也?!?/li>
康熙字典

  •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陟隆切,??音中。 (東韻)
  • 玉篇》善也?!?a target='_blank'>書(shū)·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a target='_blank'>左傳·昭二十二年》無(wú)亢不衷,以獎(jiǎng)亂人。
  • 又中也。《周語(yǔ)》國(guó)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 又《韻會(huì)》誠(chéng)也?!?a target='_blank'>左傳·昭十六年》發(fā)命之不衷。
  • 又通也?!?a target='_blank'>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 又《增韻》方寸所蘊(yùn)也。
  • 又《說(shuō)文》裏褻衣也。《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 又姓。《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 又《廣韻》陟仲切,中去聲。 (送韻)
  • 當(dāng)也。《韻會(huì)》折衷,平也?!?a target='_blank'>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註》折,斷也。衷,當(dāng)也。
  • 又《後漢·梁統(tǒng)傳》爰制百姓于??之衷。《衷》不輕不重也。通作中?!?a target='_blank'>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wú)所折中。亦讀作平聲。
  • 六書(shū)正譌》俗作??,非。
  • 考證:〔《後漢·梁統(tǒng)傳》爰制百姓于冊(cè)之衷。《註》不輕不重也?!?/li>
  • 謹(jǐn)照原文冊(cè)改??。不輕不重也卽原傳正文非註文。註字改衷字。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裏褻衣。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nèi)者也。引伸爲(wèi)折衷。假借爲(wèi)中字。從衣。中聲。陟弓切。九部。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宣九年左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