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5七絶 4 6四言 2六言 5古體 58樂府 1 1 4辭賦 1 1其他 1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qiān  韻部:
〈形〉
  • 通“謙”。謙虛
    • 易之嗛嗛。——《漢書·藝文志》
    • 思嗛約兮?!?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5197' target='_blank'>班固《東征賦》
    • 嗛嗛之德?!?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71736'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國語·晉語》
  • 又如:嗛小(謙虛謹慎);嗛退(謙遜退讓);嗛約(謙恭檢束);嗛嗛(謙遜的樣子)
〈形〉
  • 歉收;不足
    • 一谷不升謂之嗛?!豆攘簜鳌は骞哪辍?/li>
    • 滿則慮嗛?!盾髯印ぶ倌帷?/li>
    • 今谷嗛未報?!?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3836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郊祀志》
  • 通“謙”。謙虛
    •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肚f子·齊物論》
    • 主信愛之,則謹慎而嗛?!盾髯印ぶ倌帷?/li>
    • 《易》之嗛嗛?!稘h書·藝文志》
  • 滿足;快意。通“慊”
    • 由俗謂之,道盡嗛矣?!盾髯印そ獗巍?/li>
    • 齊桓公夜半不嗛?!稇?zhàn)國策·魏策二》

拼音:qiǎn  韻部:
〈名〉
  • 猴鼠之類的頰囊
    • [王孫]竊取人食,皆知自實其嗛。——·柳宗元《贈王孫文》

拼音:xián  韻部:
  • 1. 古同“”,用嘴含。
  • 2. 懷恨:“太后由此~嫣?!?/li>

拼音:qiè  韻部:
  • 1. 滿足。
  • 2. 快意。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蕈切,音歉。
  • 廣韻》猿藏食處。《爾雅·釋獸》寓鼠曰嗛。《註》頰裏貯食處。寓謂獮猴之類,寄寓木上。
  • 又《正韻》與歉同?!斗Y梁傳·襄二十四年》一穀不升謂之嗛?!对]》嗛,不足貌?!?a target='_blank'>釋文》去簟反?!?a target='_blank'>呂氏春秋》天固有衰嗛廢伏。
  • 又《晉語》嗛嗛之德?!对]》嗛嗛,猶小小也??阽枨??;蜃髦t。
  • 又《集韻》下忝切,音鼸。 (儉韻)
  • 鳥獸頰貯食。
  • 又《唐韻》戸監(jiān)切《集韻》乎監(jiān)切,??音銜。 (咸韻)
  • 說文》口有所銜也。《史記·大宛傳》昆莫生棄于野,鳥嗛肉蜚其上。《註》嗛音銜?!?a target='_blank'>集韻》或作咁。
  • 又與銜同,猶恨也?!?a target='_blank'>史記·外戚世家》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fā)也?!对]》嗛音銜,漢書作銜。
  • 又《管子·弟子職》唯嗛之視,同嗛以齒?!对]》食盡曰嗛。齒,類也,謂食盡者,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劉績曰:齒,次序也,如菜肉同盡則先益菜,後益肉也。
  • 又《集韻》《正韻》??苦兼切。 (鹽韻)
  • 與謙同。《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註》師古曰:嗛與謙同。又《尹翁歸傳》溫良嗛退?!?a target='_blank'>莊子·齊物論》大廉不嗛。《註》至足者,物之去來,非我也,故無所容其嗛盈。
  • 又《集韻》詰葉切,音愜。 (葉韻)
  • 本作慊,足也?!?a target='_blank'>莊子·盜跖篇》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a target='_blank'>荀子·非十二子篇》嗛然而終日不言?!?a target='_blank'>戰(zhàn)國策》膳啗之嗛于口?!对]》嗛,愜也?!队帧俘R桓公夜半不嗛?!对]》嗛,快也,苦劫反。一云言不善食,苦簟反?!?a target='_blank'>史記·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嗛志。《註》不滿之意?!?a target='_blank'>漢書》作?。
  • 考證:〔《穀梁傳·襄二十四年》穀不升謂之嗛?!?/li>
  • 謹照原文穀字上增一字?!病?a target='_blank'>戰(zhàn)國策》膳喢之嗛于口?!?/li>
  • 謹照原文喢改啗。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口有所銜也。夏小正曰。田鼠者、嗛鼠也。爾雅鼸鼠。古本亦作嗛。故孫叔然云。嗛者、頰裏也。廣韻曰。嗛、蝯藏食處也。嗛鼠食積於頰。人食似之。故頰車或曰鼸車。假借爲銜字。如佞幸傳大后由此嗛韓嫣是也。亦假借爲歉字。商銘嗛嗛之食、嗛嗛之德是也。亦假借爲謙字。如子夏周易、漢藝文志謙卦作嗛是也。志云。合於易之嗛嗛。一嗛而四益。轉寫下句從言。遂滋異說。從口。兼聲。戶監(jiān)切。古音葢在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