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多音字下載詞林正韻表
第十一部 [行走] [縱橫] 營(yíng) 爭(zhēng) [征伐]誠(chéng) [相從也,合也,兼也] 評(píng) [正月] [酒鐺、茶鐺] [盛受] [欃槍] [使令] [搶攘,亂貌。] ? [所以輔弓弩者。] ? [眾也,疾也。] 請(qǐng) ? ? ? ? ? ? ? ? ? ? ? ? ? ? [更多…]
漢語(yǔ)字典繁體或異體字:谷穀
拼音:gǔ  韻部:
〈名〉
    (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剛從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脈;下面象谷口?!肮取笔菨h字部首之一。本義:兩山之間狹長(zhǎng)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個(gè)流域)
  • 同本義
    • 水注谿曰谷?!稜栄拧め屗?/li>
    • 無(wú)障谷?!豆騻鳌べ夜辍?/li>
    • 川谷徑復(fù)?!?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36'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楚辭·招魂》
    • 含谿懷谷?!?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133659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左思·蜀都賦》
    •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span id="zybnizc" class='label'>明·宋濂《送東陽(yáng)馬生序》
  •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峽谷;幽谷;谷口(兩山之間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 兩山之間的水流
    • 泉出通川為谷。——《說(shuō)文》
    • 陽(yáng)谷皆入,陰谷皆入濟(jì)。——·姚鼐《惜抱軒全集》卷十四
  • 又如:谷飲(汲谷水而飲);谷泉(山谷間所出的泉水)
  • 泛指水流
    • 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jì),于是利為舟楫?!赌印?/li>
  • 水流會(huì)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別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稱)
  • 井中容水之處 。如:谷鮒(指井中蛤蟆)
  • 中醫(yī)學(xué)名詞 。如:谷谿(肢體肌肉之間相互接觸的縫隙或凹陷部位,為經(jīng)絡(luò)氣血輸注出入的處所);谷道(指直腸到肛門的一部分;肛門)
  • 古代道家用語(yǔ) 。如:谷牝(猶谷神)
  • 通“穀。莊稼和糧食的總稱 。如:谷董羹(一種雜煮的飲食);五谷(莊稼和糧食的總稱);百谷(糧食的總稱)
  • 通“鞫”。困窮 。引申為困境
    • 人亦有言,進(jìn)退維谷?!?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05' target='_blank'>《詩(shī)·大雅·桑柔》
  • 又如:進(jìn)退維谷(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 姓。如:谷那(復(fù)姓)

〈名〉
  • 谷類植物或糧食作物的總稱
    • 穀,百谷之總名。從禾,穀聲。——《說(shuō)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li>
    • 五至,以谷俱來(lái)?!稌ぬ攀摹?。注:“蓋牟麥也?!?/li>
    •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詩(shī)·豳風(fēng)·七月》
    •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墩撜Z(yǔ)·微子》
    • 時(shí)人不識(shí)農(nóng)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顏仁郁《農(nóng)家》
  •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農(nóng)夫);谷入(禾稼的收獲);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長(zhǎng)生不老的道術(shù))
  • 粟的北方俗稱 。如:谷草
  • 即稻谷。未脫殼的水稻的子實(shí)
    • 這兩天的價(jià)錢是糙米五塊,谷三塊?!抖嗍樟巳宥贰?/li>

拼音:yù  韻部:
  • ——“吐谷渾”(Tǔyùhún):我國(guó)古代西部民族名
康熙字典?



  • 廣韻》呼??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醯經(jīng)切,??音??。
  • 玉篇》香遠(yuǎn)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a target='_blank'>詩(shī)·大雅》爾殽旣馨。又《周頌》有椒其馨?!?a target='_blank'>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俄n愈·答張徹詩(shī)》寒狖酸骨怨,怪花醉?馨。
  • 又《集韻》虛映切,音釁。
  • 晉人以爲(wèi)語(yǔ)助?!?a target='_blank'>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shuō)新語(yǔ)》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強(qiáng)來(lái)捉人臂。《通雅》寧??寧馨,此呼語(yǔ)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之遠(yuǎn)聞也。同大雅鳬鷖傳。按唐風(fēng)椒??一章曰。椒??且。遠(yuǎn)脩且。傳曰。脩、長(zhǎng)也。二章。椒??且。遠(yuǎn)條且。傳曰。條言馨之遠(yuǎn)聞也。今本前後章皆作條。則毛不應(yīng)別爲(wèi)傳矣。而足利古本尙可證。經(jīng)言脩者、枝條之長(zhǎng)。條者、芬香條鬯之謂。傳馨字今譌聲。從??。殸聲。呼形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