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南北朝劉璠(共 1 首) 辭賦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0—568 【介紹】: 北周沛國沛人,字寶義。少好讀書,兼善文筆,為梁上黃侯蕭曄所器重。仕梁,元帝時宜豐侯蕭循為雍州刺史,璠為循平北府司馬。旋在南鄭降宇文泰,以為中外府記室,遷黃門侍郎。明帝時官內(nèi)史中大夫,掌制誥,在職不合于時,左遷同和郡守,善撫羌民。有《梁典》。
全后周文·卷十九
璠字寶義,沛國沛人,徙居廣陵,仕梁為王國常侍,出為蕭循北徐州主簿兼記室參軍,領(lǐng)刑獄。循為梁州,復(fù)為參軍,領(lǐng)南鄭令,補(bǔ)華陽太守。元帝承制,授樹功將軍、鎮(zhèn)西府咨議,仍為循平北府司馬。武陵王紀(jì)稱制,召為中書侍郎,又以為黃門侍郎,復(fù)以為循隨郡王府長史,加蜀郡太守。尋降于魏,為文帝中外府記室,遷黃門侍郎、儀同三司,明帝初授內(nèi)史中大夫,封平陽縣子,左遷同和郡守,后為陳公純隴右總管府司錄,天和三年卒,有《梁典》三十卷,《集》二十卷。
辭賦
雪賦 北周 · 劉璠
天地否閉,凝而成雪。
應(yīng)乎玄冬之辰,在于冱寒之節(jié)。
蒼云暮同,嚴(yán)風(fēng)曉別(《初學(xué)記》作「烈」)。
散亂徘徊,雰霏皎潔。
違朝陽之暄煦,就陵陰之慘烈
若乃雪山寺于流沙之右,雪宮建于碣石之東。
混二儀而并色,覆萬有而皆空。
埋沒河山之上,籠罩寰宇之中。
日馭潛于濛汜,地險失于華嵩。
既奪朱而成素,實矯異而為同。
始飄飖而稍落,遂紛糅而無窮,縈回兮瑣散,皓皓兮溟濛。
綏綏兮瘋瘋,瀌麃兮沨風(fēng)。
因高兮累仞,藉少兮成豐。
曉分光而映凈,夜合影而通朧。
似北荒之明月,若西昆閬風(fēng)。
爾乃憑集異區(qū),遭隨所適。
遇物淪形,觸途湮跡。
何凈穢之可分,豈高卑之能擇。
體不常消,質(zhì)無定白。
深谷夏凝,小山春積。
偶仙宮而為絳,值河濱而成赤。
廣則彌綸而交四海,小則淅瀝而緣間隙。
淺則不過二寸,大則平地一尺。
乃為五谷之精,實長眾川之魄。
大壑所以朝宗,洪波資其消釋。
家有趙王之璧,人聚漢帝之金。
既藏牛而沒馬,又冰木而凋林。
已墮白登之指,實愴黃竹之心。
楚客埋魂于樹里,漢使遷饑于海陰。
斃云中之狡獸,落海上之驚禽。
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太之深。
無復(fù)垂霙與云合,唯有變白作泥沈。
本為白雪唱,翻作《白頭吟》,吟曰,昔從天山來,忽與狂風(fēng)閱。
溯河陰而散漫,望衡陽而委絕。
朝朝自消盡,夜夜空凝結(jié)。
徒云雪之可賦,竟何賦之能雪。
⑴ 《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作「就凌陰之慘冽」。
⑵ 《周書·劉璠傳》,《藝文類聚》二,《初學(xué)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