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撈月集
谷海鷹,一九六八年生于天津,業(yè)醫(yī)信佛,歸心凈土。素耽詩詞,二零零二年師從沽上半夢廬王蟄堪先生,師賜齋號喚云樓。近一心向佛,疏于吟詠,自改齋號為非非小筑。雜采眾長,厭矯飾而尚清醇,忌叫囂而求含蘊,雖未能至,而心向往之。有《撈月集》(詩詞集)、《碎花一掬》(隨筆)等。
撈月集·序
《撈月集序》  作者:熊盛元 津沽谷君海鷹,習醫(yī)信佛,性耽吟詠。觀其所作,立意遣辭,皆戛戛獨造,鮮有抗手。其詩清曠,其詞綿邈,得司空表圣“超詣”之境,所謂“少有道氣,終與俗違”、“誦之思之,其聲愈希”是也。其所以將詩詞集命名為“撈月”者,蓋其戊申降世,生肖屬猴也。夫“猴子撈月”,雖為動畫電影之名,而其典實出《法苑珠林·愚戇·雜癡部》,略謂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柰,國名伽尸。有五百獼猴游行林中,至一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xiàn)。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敝T獼猴議言:“云何能出?”獼猴主曰:“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輾轉相連,乃可出之?!敝T獼猴即如主語,輾轉相捉。未幾,樹枝斷折,一切獼猴皆墮井中。海鷹君以此名集,實蘊佛家動念輒妄、認有皆空之理,轉覺山谷道人《沁園春》所嘆“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湯義仍《還魂記·冥誓》所謂“是人非人心不別,是幻非幻如何說。雖則似空里拈花,卻不是水中撈月”,皆似未達一間。何則?以其情執(zhí)太重,一如樹神譏諷獼猴之偈所云“坐自生苦惱,何能救世月”也。由此可知,“撈月”一名,不惟已悟物象皆如幻影,起念盡為虛妄,亦隱含釋氏三生因果之旨也。 《撈月集》中,時有宣說佛理之作,而所拈之境,則極煙水迷離之致。如 “明波蛻影碧參差,又是春光欲盡時。柳尚沈迷甘墮絮,花方徹悟拚離枝。耽禪孤閣餐霞早,愛月連宵入夢遲。廿載情絲今已竭,冰心只付片云知”(《暮春雜詠》)、“碧藕漙珠露,紅蕉綰客襟。一年萍跡枉追尋,風擷輞川清韻,高柳付蟬吟。 欲借觀花眼,來修逝水心。劫塵狂處叩青禽。幾度魂迷,幾度怨痕深。幾度夢醒回首,天外響瑤琴”(《喝火令·乙酉生辰》)、“絕世瓊姿難自處,隱向深宵,怕見蛾眉妒。卜得塵緣嘆一縷,空勞星月題朱戶。 天意何由慳會遇,譜倦殘更,仙韻無人顧。玉骨支離眠瀣露,為誰癡守香如故”(《蝶戀花·曇花》)、“臘尾欣逢二度春,誰憐新歲守空塵?從知天道酬人道,一種炎涼共喜嗔”(《丙戌歲末立春 》)、“漫聽寒蟬斷續(xù)吟,些微幽思透商音。丁寧客羽還留夢,檢點青痕莫染金。 云有態(tài),水無心,水光云影兩交侵。高天幾許清涼意,卻向紅塵細細尋”(《鷓鴣天·早秋》)、“乞得冰輪作玉梭,鬘天織就忘情羅。恩經(jīng)怨緯千千結,了卻三生夢幾多”(《無題十首》之九)……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云:“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然詩語、禪理,畢竟是二非一,未可等同。錢默存先生《談藝錄》闡之曰:“滄浪別開生面,如驪珠之先探,等犀角之獨覺,在學詩時工夫之外,另拈出成詩后之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韻自廣;不僅以學詩之事,比諸學禪之事,并以詩成有神,言盡而味無窮之妙,比于禪理之超絕語言文字。他人不過較詩于禪,滄浪遂欲通禪于詩。胡元瑞《詩藪·雜編》卷五比為‘達摩西來’者,端在乎此”,妙哉此語。細品海鷹君詩詞,似對此頗有妙悟也。茲舉其五律《雪》詩,試作箋釋:
點罷羅浮靨,遙聞郢客歌。光潛心鑒月,香冷夢凝柯。 一色齊三界,千身證六和。從風隨意住,天地起沈疴。
首句典出《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因憩仆車于松林間,酒肆旁舍,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與語,但覺芳香襲人。至酒家共飲,有綠衣童子,笑歌戲舞。師雄醉寐,“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傲_浮靨”,代指梅花,暗逗“雪”字。高啟《梅花九首》:“雪滿山中高士臥, 月明林下美人來”,亦此境也。次句則用宋玉《對楚王問》之典:“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亦點“雪”字。兩句蓋謂己以梅點額,與時下俗艷迥異,一如陽春白雪之曲和者寥寥也。第三句孤迥高寒,化用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韋處厚《葫蘆沼》 “疏鑿徒為巧,園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繡,鑒月靜涵冰”、連文鳳《題濕洞》“洞門深鎖碧泉寒,控寒玉壺冰雪貯”等句無痕?!肮鉂摗保秆﹥韧猬摑?,而又韜光晦跡;“心鑒月”之“月”,非惟中天之月,亦隱喻真理、真善美及自性等……此句境界略似李商隱《無題》“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可見襟懷高潔。“香冷夢凝柯”,語極輕靈,謂夢隨雪花凝于梅柯冷香之中,似從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與林逋《梅花》三首“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技”化出。此聯(lián)仍扣住“雪”,不即不離,且曲曲傳出冷懷幽抱。第五句中 “一色”者,雪之本色,一白茫茫也,亦即孔子所謂“素以為絢”(《論語·八佾》)?!叭纭闭?,就俗世而言,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就解脫而論,乃指斷界、離界、滅界;而就無差別境界觀之,則法界、心界、眾生界也。句中著一“齊”字,最見妙悟,蓋謂但得心地如雪,不染塵滓,便可證得如如,而入一真法界也。此句雖側重說理,而仍不離“雪”字。第六句就扣題論,“千身”乃從陸游《梅花絕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而來;而就闡理看,則蘊《大寶積經(jīng)》“我常舍千身,支分及頭目。為求無上道,聞法無厭足”之意。“六和”者,儒家謂以滑、甘調制酸、苦、辛、咸四種滋味?!?a target='_blank'>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鄭玄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謂六和?!崩罹琵g《寒梅詞》云:“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以此扣“雪”,又藉以闡明佛理,蓋佛家“六和”,乃身和(共?。?、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此聯(lián)由一己轉寫眾生,自度度人,立意高遠正大,最見菩薩心腸。第七句“從風”,隨風也,亦即“因風”,典出《世說新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峙唬骸慈袅跻蝻L起?!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蓖跄蓿粗x道韞。此又暗扣“雪”字,章法細密?!半S意”,語出《三國志·魏志·程曉傳》:“官無局業(yè),職無分限,隨意任情,唯心所適。”雪本無蹤,隨風飄灑,“隨意任情,唯心所適”四字,恰可狀之。末句承前,謂末法時代,天地皆病,況蕓蕓眾生耶?但能“隨意任情,唯心所適”,祛妄去執(zhí),證取“六和”,則“沉疴”自起矣。海鷹本以醫(yī)為業(yè),又耽佛法儒道,故以“起沉疴”煞尾也。前七句皆詠雪,惟于卒章顯志,彌見其發(fā)心之大,濟世之殷也。元遺山云:“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此之謂也。 海鷹于詩詞一道,別有會心。嘗函告我曰:“十幾年前的多愁善感并未完全泯滅,只是因閱歷與見解的豐富能隨時化解。從前如洶涌澎湃、連綿不絕的潮水般的情緒波動,而今只如一陣拂面的輕風。所以也不能說那些感情豐富的詩詞所反映的不是現(xiàn)在的我,確切地說,應為我現(xiàn)在的一些瞬間。瞬間過后,另一個我取而代之?!贝穗m其一己體會,而可藉以窺探曠古詩心,誠可謂片言盡釋千年惑者也。其于杜詩,頗賞“兩個黃鸝鳴翠柳”,謂“我就喜歡那樣的置身世外的風格”,而最賞“王維的輞川諸詩”,以其“空靈超脫”也。故欲明其詩詞旨意,當從“置身世外”、“空靈超脫”八字著眼,方能體會個中真趣也。其詞則守律甚嚴,所填慢詞,一字不茍,于四聲吃緊處把握尤準。如《三姝媚》:“虛欞晨霧掩。望茫茫華都,夢沈神黯。萬木蕭疏,任日烘星琢,雪皴霜點。綠萼重來,香暗度、空庭塵檻。解事風輕,閒曳瓊枝,恍聞魚梵。 多劫情絲難懺。甚散落天花,逗襟成魘?慧業(yè)蘭因,竟托根萍絮,影消痕淡。譜澀朱弦,慚未有、禪心如劍。記取笙歌酣處,波深浪險。”自注云:“此調二句領字后連用四平聲,末二字去上聲,木、萼、落、業(yè)、澀等處需入聲,連仄處盡量分上去、入去?!鄙w參照梅溪、夢窗同調詞定律也。其實海鷹倚聲非僅側重聲律,更追求立意高遠。即如此詞,上片寫清晨夢醒,推窗望遠,大霧迷漫。在萬木蕭疏中,綠萼梅卻送來暗香,繚繞于空庭曲檻。梅本與禪有不解之緣,故依稀聽到木魚梵唄之聲也。下片意脈不斷,以“多劫情絲”過度到懺情。天花沾襟,結習未消也;絮果蘭因,業(yè)緣太重也。此自嘆亦慨世人結習太重、剛強難化也。所可憾者,無犀利禪劍斷其塵根,只能漫拂瑤琴,冀其覺悟耳。一結自警并告誡世人:萬勿沉溺塵海之中,否則必涉“波深浪險”,而萬劫不復也。全詞寄寓禪理而不枯窘,誠非易易。 老杜詩云:“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戲為六絕句》)??v觀海鷹《撈月》一集,題材似不寬闊,古風亦付闕如。所作雖美如蘭苕翡翠,而終乏掣鯨碧海氣象,蓋其每孤窗自守,不好出游,故筆路眼界,猶未臻恢弘之境也。蘇子由云:“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炙煦闆],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上樞密韓太尉書》)。海鷹君春秋尚富,倘能于博覽萬卷之馀,更行萬里之路,則他日之造詣,未可限量也。海鷹君勉乎哉! 二00九年十二月廿八日,歲次己丑暢月,劍邑熊盛元草于洪州
撈月集·跋
此書從資料收集、整理、校稿,乃至請人題簽,全仗晦窗先生。較之他的熱心,散淡的我反如局外人。 我因常歷傳奇事件,故深耽內典,懶于世事,雖愛詩詞,亦不過隨緣而已。自知塵緣已淡(一九九八年一道行高深之比丘尼曾提及我的過去生,點化我,并預言我的未來,經(jīng)十馀年驗證,其言真實不虛),文字之緣亦將盡矣,權將此書作為今生對詩詞的紀念,水月空花,付之一笑。 感謝吟壇諸師友,特別是晦窗先生,并謝吳利環(huán)老人為此書題簽! 阿彌陀佛! 己丑臘尾谷海鷹于津門
共287,分1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榴花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魂縈安息國,未肯嫁東風。
飐碎無言綠,妝妍觸目紅。
情天焚日月,異域傲窮通。
夢惹千星墜,歸心夜夜同。

春容疏且淡,寒霧裊紛紛。
冰泮風痕簸,云烘日色醺。
柴關常謝客,雁背又逢君。
靈鵲占花信,玄音隔柳聞。

無題次晦窗先生韻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欲啟靈臺鎖,冰弦意惘然。
青禽來幾度,槐穴是何年。
夢蝕花間月,魂游筆底天。
風酣春蕊落,古井漾微漣。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因拘三島月,來駕一天風。
駘蕩靈襟白,氤氳醉靨紅。
情深拚化雨,緣盡復成空。
身世何須問,仙根自不同。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空中生妙有,無色亦無形。
密跡徵群籟,高標訪俊翎。
骨清塵自落,幡動意長惺。
草木甘臣拜,蕓窗未忍扃。

日暖縱風馨,添妝柳眼青。
今吾尋故我,有相蘊無形。
別意閒中掬,知音曲外聽。
輕邀云一片,來繞短長亭。

贈淩寒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豆蔻香初綻,嬌癡未解愁。
唇輕噓竹夢,指巧擪龍湫。
但惱江南雨,長為案側囚。
他朝絲繭破,化蝶自優(yōu)游。

丁亥冬至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密掩今宵月,云心為底癡。
空桑三宿戀,香夢一朝辭。
媧老天難補,弦殘韻可期。
莫如循舊跡,閬苑護華芝。

當代 · 谷海鷹
五言律詩
點罷羅浮靨,遙聞郢客歌。
光潛心鑒月,香冷夢凝柯。
一色齊三界,千身證六和。
從風隨意住,天地起沈疴。

七言律詩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閒為樂土亂為荊,誦罷彌陀又演兵。
敵我頻更無勝敗,悲歡不定有陰晴。
油鹽醬醋施禪味,鍋碗瓢盆結陣營。
小室三人成鼎立,惺忪日月憶前盟。

無題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淡月憐妝浣素衣,寒門綺戶共清輝。
三生幻夢恩和怨,百代文章是與非。
藥裹吟箋消翠鬢,爐香貝葉誦春幃。
莊生一曲花陰轉,睡蝶驚迷帶露飛。

靜夜有懷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輕塵鎖夢澀絲桐,半褪腮邊嫵媚紅。
花影紋身書繾綣,窗紗織月碎玲瓏。
情歸冷韻添吟趣,筆撼殘心系轉蓬。
兩處分消魂一縷,更深最怕聽鳴蟲。

無題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怕向前塵憶逝波,當年月染醉顏酡。
攜分片語三生愿,夢落殘灰數(shù)載疴。
藥債爭延詩債苦,花痕反縱淚痕多。
無端錦瑟留遺恨,錯譜相思一曲歌。

領略京華別樣姿,春陰不雨柳綿遲。
偎湖笛逐東瀛雪,落徑香迎皓首師。
好夢如詩花畔綴,清談似露酒邊滋。
紅顏一句無心語,卻惹詞人暗淚垂。

夜讀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百代風華一冊收,閒來展卷縱神游。
燈前讀落秦樓月,茗畔吟空楚客愁。
易主江山歌玉樹,回春錦繡掩荒丘。
乘除造化憑誰問,萬葉窺窗亂點頭。

夜值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深宵出診過塘陂,弱柳披云自在垂。
臥影叢花消酩酊,籠紗香霧護葳蕤。
星沈水底耽清夢,露卷蕉心怯半規(guī)。
靜履空階憐夜脆,薰風縈袖暗相隨。

無題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一枕秋陽午夢長,幽思疊疊損柔腸。
風拈綺句追莊蝶,柳絆游禽返故梁。
碧水憐花簪落蕊,癡蛾殉燄爇心香。
經(jīng)年塵事催人老,病起吟窗嫩菊黃。

早春雜詠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寒煙薄日蕩氤氳,檐雀啼風未忍聞。
隔歲憂歡滋密蕾,移窗光影弄回文。
難扶弱質頻量藥,怕觸相思不看云。
鸞鏡香塵呵逝夢,朱顏暫使護殷勤。

春日偶成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柔風曳柳舞蠻腰,經(jīng)歲殘寒逐日消。
一點陽和茸綠嫩,千般春意縱花嬌。
紙鳶牽夢游空闊,庭雀銜云破寂寥。
乍撫絲桐弦指澀,零音碎韻挹香潮。
【晦窗評】溫飛卿亦有《春日偶作》詩云:“西園一曲艷陽歌,擾擾車塵負薜蘿。自欲放懷猶未得,不知經(jīng)世竟如何。夜聞猛雨判花盡,寒戀重衾覺夢多。釣渚別來應更好,春風還為起微波?!蔽迨?,寫盡仕與隱之矛盾心理,而辭藻又如此之美,轉折竟如此自然。海鷹此詩首聯(lián)寫枯寂之情隨冬寒而去,“柳舞蠻腰”見出春來之歡欣;頷聯(lián)風華綺麗,“茸綠嫩”、“縱花嬌”真有“這花花草草由人戀”之韻味,境界頗似《牡丹亭》;頸聯(lián)最佳,“紙鳶牽夢游空闊,庭雀銜云破寂寥”,遣詞對仗、煉字錘聲,均臻完美。而所表達之情愫,則似乎與《燕子箋》、《風箏誤》若合一契。尾聯(lián)“乍撫絲桐弦指澀”極富遠韻,殆慨嘆空懷絕技,難覓知音乎?“澀”字將此心態(tài)曲曲傳出,敘難狀之情,如此自然嫻熟,可見才氣之高。結句“零音碎韻”慘不忍讀,見出“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乃古今同慨,第不過于今為烈爾!此詩由孤苦轉入希冀,再從希望墜入悲慨,最后以絕望收束,立意雖不同于飛卿,而風格則庶幾近似。

甲申生辰 當代 · 谷海鷹
七言律詩
一年閒夢墜南柯,弦月催妝損黛螺。
筆底花痕銜墨淡,鬢邊秋氣浸霜多。
靈臺錯結相思子,幻海爭翻不息波。
斷續(xù)蟬聲吟逝水,釵盟鶴約兩蹉跎。


共287,分1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