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共46,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繆鉞(1904-1995) 字彥威。江蘇溧陽人。生于河北省遷安縣。北京大學文科肄業(yè)。曾任河南大學、浙江大學、華西大學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詩詞散論》、《杜牧年譜》、《冰繭庵叢稿》、《冰繭庵剩稿》、《冰繭庵詩詞稿》等,與葉嘉瑩合著《靈溪詞說》、《詞學古今談》。冰繭庵集外詩詞稿·繆元朗
繆鉞先生(1904—1995),字彥威。江蘇溧陽人。1924年肄業(yè)于北京大學文預科。歷任省立保定中學和私立培德中學國文教員、河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州學海書院教授兼編纂、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華西協(xié)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后,專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繆鉞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學、歷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生前出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中國史上之民族詞人》《詩詞散論》、《杜牧詩選》、《杜甫》、《三國志選》、《讀史存稿》、《杜牧傳》、《杜牧年譜》、《三國志選注》(主編)、《冰繭盦叢稿》、《靈溪詞說》(合著)、《三國志導讀》(主編)、《冰繭盦序跋輯存》、《冰繭盦剩稿》、《詞學古今談》(合著)等專著,發(fā)表論文120馀篇,多數(shù)收入上述各論文集。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首批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唐代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等學術機構和學術團體的顧問。 先生性嗜古典,喜詩詞。在中學時,就練習寫作古文、詩、詞,與同學共結詩社。18歲高中畢業(yè)后,即以詩詞作品就教于籍忠寅、張爾田等前輩。上世紀40年代,還曾加入由章士釗、沈尹默、喬大壯、江庸等先生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飲河詩社”。先生曾在《自傳》中敘述自己詩詞創(chuàng)作的特點:“我從小就喜歡作詩詞,后來治史之馀,不廢吟詠。我作詩詞,都是抒寫真情實感,不為敷衍酬應之篇、無病呻吟之作。至于藝術風格,則是在承繼古人之基礎上以求創(chuàng)新。我熟讀《詩經(jīng)》、《楚辭》以及漢魏至明清諸名家詩集之后,擬取阮籍、陶淵明之寄興深微,李商隱之情韻綿邈,黃庭堅、陳與義之筆致峭折,而熔于一爐,自創(chuàng)新境,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至于作詞,則因才性之所近,小令取法秦觀、晏幾道,慢詞取法周邦彥、姜夔,亦兼采他家之長,蘄向于深美閎約。” 先生生前只在報刊上發(fā)表過部分詩詞作品,但手訂了三卷《冰繭盦詩詞稿》。 1990年10月5日,繆鉞先生收到程千帆先生寄來的先生致劉永濟先生的書信復印件,其后給程先生的回信說到:“鉞致友人書札,多未存稿。此次重讀諸復制件,恍如隔世。其中詩詞,亦有未存稿者,可以補入也。”秉承先生之意,筆者開始留心收集先生手訂《冰繭盦詩詞稿》以外的作品,漸有收穫。 近年來,筆者因為撰寫《繆鉞年譜》和編選《冰繭盦論學書札》(暫名),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從報刊書籍(如《學衡》、《國風》、《四川大學???、《人民川大》、《文獻》、《吳宓日記續(xù)編》、《茅于美詞集》、《方豪六十自定稿》等)和先生致友人(如劉永濟先生、陳槃先生、張志岳先生等)的書信中,又陸續(xù)讀到較多先生手訂《詩詞稿》以外的作品,于是就編成了現(xiàn)在呈現(xiàn)給大家的這份《冰繭盦集外詩詞》。此處的“集外”,是在《繆鉞全集》版《冰繭盦詩詞稿》之外的意思。 2011年5月10日于晴軒
五言律詩
國運悲花落,橫流嗟水深。
危舟期共濟,世網(wǎng)莫同沈。
洛下治安策,隆中梁甫吟。
高蹤懷二子,勖爾百年心。
貞節(jié)思元亮,清狂嘆牧之。
千秋空自許,四載愧人師。
論學憶寒夜,含情傷路歧。
勉持敦厚教,長與古人期。
自愧巴人曲,何來琬琰章。
國風哀窈窕,楚賦假蘭芳。
攬茝荷衣潔,揚靈極浦長。
玉爐香未滅,灰印已回腸。
黔徼難逢月,今宵喜照臨。
山城哀畫角,圣地潔塵心。
龍戰(zhàn)終無已,蟾輝恐又陰。
福音拯世意,相與一沈吟。
蠟炬幾驚灰,登臨怯廢臺。
冬寒蘭自活,天重霧難開。
寧必花前見,真如夢里來。
亦知齊得喪,觸物又(又字或作易)生哀。
七日湄潭去,歸來翠滿襟。
一江清繞郭,千翼晚投林。
已慎麻陽路,寧勞卻曲吟。
且將幽雋意,收拾入靈心。
火箭乘風去,長空任漫游。
嫦娥迎遠客,樽酒話清秋。
已悔偷靈藥,爭禁碧海愁。
人間方大慶,同駕返神州。
織女居何處,傳聞銀漢旁。
愿來學機杼,非僅乞瑤漿。
云洗羅衣薄,風生翠帶長。
支機石畔坐,仔細說耕桑。
仲華兄出示《放筏圖》,囑為題句,并云此圖乃昔年與趙望云先生同游灌縣,趙寫以見貽者。灌縣為余舊游之地,江邊放筏,亦曾目擊,今睹此圖,宛如舊識。爰題五律一首,即乞仲華兄兩正(1961.10) 現(xiàn)當代 · 繆鉞
五言律詩
玉壘峰巒峻,岷江日夜流。
榜人齊放筏,天地正清秋。
擊楫心常壯,回灘力自遒。
但憑弘毅志,新建古神州。
七言律詩
獨從亂世惜真才,迸淚詩章郁百哀。
老子猶龍脫生死,高丘無女嘆蒿萊。
青萍寧掩豐城氣,赤縣誰能厄運回。
舉世爭傷書種絕,豈徒朋舊泣岑苔。
山城三月道相親,歲晚臨歧意未伸。
亡禮久嗟車棄輔,驚心真見海揚塵。
寒凝粵徼荒途遠,氣轉巴山萬卉春。
絕學興衰一身系,他年鹿洞即峨岷。
湖外云山舊結鄰,飛來魚鳥亦能親。
高丘反顧哀無女,空谷相聞儻有人。
盈袖馨華遺遠者,當門五柳似嘉賓。
匆匆又過清明節(jié),聽雨聽風未是春。
為避街塵日夕喧,名園茗憩傍風軒。
已勞五載滄桑別,喜共今朝斐亹全。
治學漸探空曲際⑴,經(jīng)冬未及雪霜繁。
靈山早定明年約,欹石聽泉待細論⑵。
⑴ 余謂源澄,汪容甫自言:“記誦之學無過人者,獨于空曲交會之際,以求其不可知之事,心目所及,舉無疑滯,鉤深致隱,思若有神?!庇嘁囝H有此感。
⑵ 源澄邀余明年夏赴靈巖山書院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