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02,分7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武昌公子束裝輕(時尊公中丞撫楚。),便寄揚(yáng)州估舶行。
浪穩(wěn)船頭看犬臥,江空日午聽雞鳴。
材官說劍傳書法,醫(yī)士開囊問藥名。
落照長年為指點,卻防明發(fā)有風(fēng)生。
① 在池州府城西南,長八十里。
通家相望隔江居,真率吾鄉(xiāng)迥不如。
樽綠遠(yuǎn)攜北海酒,盤鮮時享貴池魚⑴。
郡分兩岸輪為主⑵,學(xué)本同門互借書(與君家兩世同學(xué)。)。
近日故人容易貴,幸因貧賤未曾疏。
⑴ 貴池今名池口河,源出石埭之櫟山。昭明太子以其魚美,封為貴池。
⑵ 相約在池試則孔為主,在省試則予家為主。
老去為園喜近家,時時散步不嫌賒。
晝長稚子憑看竹,雨過山僧候省茶。
甘果熟時人勸摘,疏籬缺處自謀遮。
傷心負(fù)手經(jīng)行地,獨坐含凄對九華。
芳樹成陰晝欲昏,更憐雙檜恰當(dāng)門。
舊施臥榻緣看竹,新辟書窗為課孫。
翠筱教遮三徑遠(yuǎn),白云閒愛九華屯。
尋常獨坐支頤久,悵望江天事事存。
梅花倚屋小窗幽,坐此譚經(jīng)十五秋。
據(jù)榻終朝山在眼,憑欄每夜月當(dāng)頭。
到來苔砌頻呼掃,臨去茶鐺屢教收。
此后雙扉長不閉,空庭落葉瓦無溝。
茅屋檐齊新剪裁,繞檐花樹眼看栽。
偶思易理尋兒論,為聽書聲緩步來。
覓筍林間當(dāng)戶坐,看松池畔喚窗開。
最憐燈火孤吟夜,不肯敲門徑自回。
衰年漸信古先生,割圃為庵愿甫成。
值月供僧隨眾送,侵晨拜佛領(lǐng)孫行。
竹間光透燈初點,松下風(fēng)恬磬有聲。
白露節(jié)來庵主泣,新茶焙就為誰烹。
自從壯志倦江湖,從父同堂出入俱。
有酒欲嘗虛席待,看山臨去倚門呼。
庭階對坐施雙榻,村社偕行共小奴。
每歲亂離棲一處,祇今只影月中孤。
門前老驥力全微,伏櫪猶能健啖肥。
自換籃輿常得替,舊懸鞭策未經(jīng)揮。
即防齒長留帷蓋,每借人騎憶渴饑。
檢點祇今誰得似,晚來垂首自知歸。
朝看馬上羽書忙,禁旅爭傳中尉強(qiáng)。
內(nèi)殿通宵占太白,大臣連日進(jìn)飛黃。
西戎勢合關(guān)門逼,東海援孤屬國亡。
群寇魂游憂正淺,中樞早辦檄勤王。
蜀道荊門久設(shè)防,上流又報陷襄陽。
指陳地利全虛險,悉索軍儲已盡亡。
緹騎普天收罪帥,宗藩連日失賢王。
督師身后猶優(yōu)詔,空詡廷臣舊諫章(謂武陵。)。
求賢詔下屢丁寧,伏闕狂言也見聽。
墨吏幾曾逃執(zhí)法,黃金仍說滿朝廷。
早時召對新承寵,暮夜苞苴已就刑。
空辟賢良誰稱旨,祇今側(cè)席望明經(jīng)(薦舉后復(fù)拔用,廷試貢生。)。
漢廷詔獄逮紛紛,帝怒難回吁不聞。
移病未能容汲黯,免冠寧為救朱云。
就徵御史章空上(謂成寶慈。),伏闕書生草漫焚(謂涂仲吉。)。
縱有舉幡成底事,祇從黨錮報明君⑴。
⑴ 詩為漳浦而作。先生出獄見之,指黨錮二字不佳,后竟成詩讖。
舊相趨朝舉國推,艱危真仗濟(jì)時才。
主恩已是虛懷任,圣怒惟憑片語回。
侍史香爐頻入直,王家海味漫開醅。
自來寵眷終難恃,莫使天心忽見猜(謂宜興。)。
半生身世困江沱,但醉逢人喚奈何。
蜀洛是非爭白簡,汴梁功罪付黃河。
邊才避缺求推少,政府謀歸賜罷多。
獨使至尊宵旰在,幾回北望一長歌。
水旱頻仍父老嗟,飛蝗又見際天遮。
耕農(nóng)去盡田難認(rèn),賦稅逋多派枉加。
竊恐流亡還伏莽,即今盜寇正如麻。
朝廷弭亂須蠲免,縱是饑寒且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