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6—1878 【介紹】: 清河南項城人,字小午。袁甲三子。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編修。先后從父及李鴻章鎮(zhèn)壓捻軍。又從左宗棠赴陜,督西征糧餉。官至刑部左侍郎。卒謚文誠。晚晴簃詩匯·卷一五○
袁保恒,字小午,號筱塢,項城人。道光庚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刑部侍郎。謚文誠。維基
袁保恒(1827年—1878年),字小午,號筱塢。河南項城人。晚清大臣,官至刑部左侍郎。袁甲三之子,袁世凱從父。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后隨父袁甲三在安徽隨大臣周天爵辨理團練。咸豐九年(1859年)回京供職。咸豐十年(1860年)覆命再回袁甲三軍營幫辦軍務,旋即回京任職至翰林院從四品侍講學士。同治二年(1863年),袁甲三病歿,朝廷乃命其接統(tǒng)其父淮北所部,多行不法之事。隔數(shù)年,遭御史參劾,朝廷命所部由各巡撫衙門接管,降一級,在京候補。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張宗禹犯京,袁保恒乃自請效力戎行討捻。朝廷命赴李鴻章大營委用,不數(shù)日,即遭釋出,乃又回京候補。隔數(shù)月,左宗棠入京覲見,袁保恒又自請效力戎行入陜。左宗棠乃上摺請朝廷奏請其協(xié)辦陜甘軍務,朝廷允準,賜袁保恒二品頂戴,派入陜甘,誡袁保恒于安徽所為,仍無辦理軍務之權。后經(jīng)左宗棠保舉,出任西征糧臺總辦,再兼西安制造局總辦,最后又取原陜西布政使林壽圖而代之,一肩三職。然袁保恒統(tǒng)軍之心未亡,先是于劉松山戰(zhàn)歿時謊稱:「湘,卓二軍受此大創(chuàng),兵額僅存十之五六,請將兩軍歸并?!购笥治唇?jīng)左宗棠同意,擅調(diào)舊部入陜,私劃糧餉與之。此時陜甘戰(zhàn)事正酣,左宗棠聞之怒不可遏,連夜拜發(fā)兩摺,加急送往朝廷。朝廷接摺得知袁保恒私掌軍權,急下圣旨痛斥袁保恒,命其不得再輕率行事。左宗棠遂將袁保恒舊部人馬打散,派往各軍。又密保祝塏代袁保恒行西征糧臺總辦和西安制造局總辦二職。袁保恒正式退出左軍幕僚,后官至刑部侍郎。光緒四年(1878年),逝世。謚文誠。
五言律詩
官拙長羈旅,愁多轉(zhuǎn)信天。
救時無上策,當路易為賢。
未靖三邊寇,仍輸九府泉。
長吟惟抱膝,如鏡對秦川。
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回首霓裳詠大羅,春光無那醉顏酡。
劇憐仙骨飄零甚,移向金閨珍重多。
聯(lián)
堯舜出宮闈,宜閨閫名賢,世以王佐帝師,相夫教子;
期頤垂福蔭,愿康強壽母,長看狀頭節(jié)度,報國承家。
兩屆星周,循譽久推賢太守;
九秋霜隕,后凋又謝老成人。
累世托通家,卌年來父子兄弟,奉為益友嚴師,一旦遽深梁木痛;
中興推佐命,三代下旂常竹帛,綜論武功文德,幾人能并大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