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4,分1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慕容初入鄴,已有虎狼志。
前驅(qū)丁零部,后面鮮卑騎。
燕燕尾涏涏,飛飛啄塘蒲。
三原隔五嵏,緩急當奈何。
慕容在何許,已度涼馬臺。
饑鷹掣鞲絳,一逝不復歸。
青春遙夜開華堂,綺羅弦管東西廂。
阿誰公子淮南王,美人家本邯鄲倡。
合蟬墮馬耀明妝,起舞為君陳樂方。
翠曾參差煙際翔,鸞驚龍婉相頡頏。
西城北里各擅場,羅袖文巾紛御香。
明眸善睞含流光,舞罷云中孤月涼,若耶溪水勝瀟湘。
越川佚女春浣香,織成白纻冰雪光。
上為舞衣下舞裳,大秦珍珠明月珰。
昆山玉撥映金梁,齊琴趙瑟聲鏘鏘。
七鞶妙舞紛相當,須臾璧月沉西方。
汝南鳴雞啼曉霜,今我不樂去日長。
裴回念此摧中腸,翡幬翠幄陳高堂,請君安坐樂未央。
日落山氣涼,清流自回轉(zhuǎn)。
窮源不知勞,漸忘溪路遠。
幽石各奔峭,修樹亦婉孌。
遙睇徑難測,回矚途屢變。
寂歷眾山響,蕭條晚風善。
微徑暮樵出,懸崖歸鳥見。
須臾夕霏收,殘陽四山遍。
新月忽清揚,馀霞自舒卷。
稍覺葛衣輕,幸藉孤筇健。
平生丘壑人,茲言庶能踐。
清境難久留,申旦戒徒御。
引領(lǐng)睎前峰,抗策辭東路。
數(shù)武即嶇嵚,危蹊少安步。
顧盻見百里,云日媚煙樹。
憑高俯澄湖,風帆競孤鶩。
晴旭移峰巔,明晦變已屢。
褰衣入空翠,溪流渺南注。
椮疏曠游眺,蒼茫失昏曙。
東山清風來,西澗涼雨度。
澄潭益蕭瑟,游鱗紛散聚。
前賢跡已遠,山川緬猶故。
夙昔思古人,三嘆讀書處。
早讀神僧傳,緬希志公跡。
劍水蹤已遙,鐘山事成昔。
豈知常白峰,留此千年石。
鳥爪帶銅綠,鏡面瑩蘚碧。
磨滅開元碑,蟲鳥紛難譯。
披蘿究遺文,剝苔理殘畫。
斷闕發(fā)聞見,樵牧增嘆惜。
陸銘圯寒冢,王碑委荒僻。
廬陵傲珠犀,東武比博弈。
淪棄多名珍,何憚窮鉤索。
一勺醴泉冰,供此風雨夕⑴。
⑴ 神價傳志公面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瓜碑有云陸倕制銘于冢內(nèi)王筠勒碑于寺門皆與傳合
風雨湖上來,蕭條灑飛閣。
殷雷起眉際,極目窮寥廓。
遙天壓煙水,空濛氣磅礴。
大澤盤蛟龍,斜風偃雕鶚。
卻眺鴻濛中,日光遠回錯。
草木暗四山,急淙鳴萬壑。
悵然思古人,《大雅》何時作。
古今人物畫手誰第一,晉有衛(wèi)協(xié)吳曹興。
南唐周生更奇雋,行筆瘦掣姿崚嶒。
此圖在世踰千載,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隱逸各有態(tài),蠶絲煙篆交回縈。
目瞋鬢突五劍客,短后之衣曼胡纓。
二人旁立目左顧,劍如星日光縱橫。
昂首右顧者三士,二人按鐔神欲生。
一人拔劍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長鯨。
使筆如劍劍氣出,此公無乃能鐵兵。
莊生說劍固豪快,十步千里無留行。
千年奇論佐奇筆,揮毫潑墨皆飛鳴。
云間墨妙更遒絕,鐘王腕底紛斗爭。
自云昔見吳興書《說劍》,恨不作圖雙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書非趙卿。
徘徊三嘆出金石,煥然妙跡如神明。
我聞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謝女風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傷人今古情⑴。
⑴ 宣和御藏文矩有秋胡故實謝女寫真等圖
太史下蠶室,坎壈誰見知。
發(fā)憤傳貨殖,千古同悲噫。
郭縱出鑄冶,翁伯起販脂。
灑削既鼎食,胃脯亦連騎。
志士守蓬蘿,不如交馬醫(yī)。
索帶披敝裘,不如規(guī)魚陂。
我愛灌仲孺,意氣薄云天。
長嘯入?yún)擒姡割檲员诖?div class="7fvnstr" id='poem_sentence_1_909469_comment'>
長戟郁龍蟠,怒騎如風旋。
聲名冠諸侯,皆曰夫夫賢。
魏其勢既落,田氏寵益專。
朝請考工地,夕奪城南田。
丞相故賓客,顧盻忽屢遷。
笑罵顧四筵,殊不直一錢。
當時膝席子,岌岌皆危冠。
鄭季有孽子,少小為人奴。
騎從平陽主,給事建章居。
朝拜大將軍,封侯詫鉗徒。
遂復還尚主,賜第耀通衢。
隴西老飛將,猿臂雄萬夫。
白首不得侯,心折幕府書。
誰能對刀筆,臨風自捐軀。
天道有如此,千古同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