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
聯(lián)
三度入嶺南,幼過始興,晚出藍關(guān),此行當中歲之交,驅(qū)鱷文章猶在后;
數(shù)峰對江上,訪賢令山,登同冠峽,我欲起功曹而問,叉魚詩句殆其時。
義不受秦封,回將風(fēng)馬云車,大岱長松無此節(jié);
澤今留粵嶠,薦以黃蕉丹荔,水仙秋菊付諸郎。
小筑一樓,存西爽遺跡;
相離數(shù)武,即東坡古庵。
何處寺飛來,天與開山留佛??;
此間塵不到,我非觀水亦心清。
甘棠繞屋,薦鞠浮尊,比當年廣廈萬間,下榻正宜徐儒子;
玉笛無聲,青山依舊,料此后明湖一曲,停橈都唱蔣安陽。
半生血戰(zhàn),助恢廓中原,至今江表威名,婦孺皆呼老宮保;
九陛恩綸,識忠清盛德,他日專祠遺像,須眉猶是舊詩人。
門臨滄海,室繞仙峰,特開斗極文光,持簜節(jié)來頻選勝;
家住孤山,路經(jīng)庾嶺,有覽羅浮春色,有梅花處盡題詩。
舜樂此九成,至今靈石琤琮,如有笙歌起天半;
唐賢豈專美,自昔曲江提倡,猶傳風(fēng)度冠南中。
名宦有昌黎,先達數(shù)幾之,氣節(jié)文章,能使邊城頓生色;
眾峰接湘楚,一川入滄海,輪囷磅礴,亦知圣世正需才。
孤山樹合仙人宅;太乙光分處士家。
來粵中管領(lǐng)溪山,函谷不妨移紫氣;
似東坡后先赤壁,武昌亦可借黃州。
頻年與公有緣,宿太安驛,登陽城山,皆先生宦轍所經(jīng),每以風(fēng)采深尚友;
八代之衰頓起,聽石鼓歌,誦佛骨表,舍坡老雄詞而外,更誰渡海與齊名。
追隨湖上,獲文字受知,每當詩酒流連、丹青藻繢,以至亭臺結(jié)撰,百萬軍屏息無聲,此時誰贊韜鈐,獨有書生容抵掌;
巡視江鄉(xiāng),領(lǐng)京華清秩,方冀山林頤養(yǎng)、歲月從容,克紓廊廟憂勤,三千里遺疏驟到,不覺天為黯澹,起看大將忽沉星。
酌水勵清操,殷勤千里廉泉,猶助春波潤蓬液;
故鄉(xiāng)留勝跡,惆悵三潭夜月,更無仙夢到梅花。
道古述清芬,溯臣家績著旂常,英簜頻持,百粵兩番叨使節(jié);
海天紀佳話,喜我輩緣深翰墨,枌榆交蔭,九年三度盡杭人。
比三十六處洞天,別有乾坤。
豈徒花藥氛氳,艷說仙槎貫牛斗;
數(shù)一百廿年塵印,又逢辛卯。
重整亭林觴詠,好從片石認鴻泥。
豈曰游目騁懷,荒者辟,塞者疏,皆可見為學(xué)之道;
愿作中流砥柱,一拳山,一勺水,已欲障百川而東。
漢學(xué)重師承,守王高郵父子淵源,更以茶香繼平議粵邦精訓(xùn)詁,有惠仲儒詩書門徑,益從藻鑒勵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