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23,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辭賦
佇中區(qū)而玄覽,收遠視于八纮。
玄穹窿而四垂,黃陰濁而就平。
厚德弘而載物,資始覆而至大。
含萬品而光化,誰一隅之能會。
蓋自上帝施斧,混沌不起。
高明既經,沈潛既義。
爰以一而分兩,為二儀而作偶。
于是其性情為乾坤,其形器為寰宇。
上以日月為紀,下以四海為綱。
神州據于上流,荒裔帶于四方。
積蘇一丸,六合一盆。
峙以五岳之巍峨,流以四瀆之大奫沄。
分高下而既凝,虛億里之倥侗。
曠迢遰而冥濛,吸風云而透通。
帝乃命陰陽之二氣,司橐籥于玄中。
鼓幽鍵而镕成兮,蟺形氣之無窮。
群動植之坱圠,浩發(fā)育之洋洋。
惟小德之川流,物并生而不傷。
千千巨細,萬萬柔剛。
三辰燭耀,五緯重光。
鳥翱翔于大空,獸呼群于林莽。
紛盈滿于兩間兮,羌難得而覼縷。
于是也,內具五性,外無毛鱗。
役物為君,寔號我人。
中有圣人兮秀出,經天造之草昧。
放蛇龍于沮澤,驅虎豹于荒穢。
辟芚蒙之樸略,浐洪瀾之凋瘵。
遠險?之成災兮,消鳥獸之為猰。
萬害既除,生民奠居。
乃供衣食,乃作舟輿。
病高樹之危顛,即平土而宮室。
沃土壤而攝生,重城郭而扃鐍。
相呴(一作泃)濡于一宇兮,混八荒而同煙。
碎街衢而綺分兮,鱗閭閻而幾千。
于是,圣人又慮夫生生之道曠,物互用而相遷。
伊炎上之作苦,與潤下之作咸。
曲直之作酸,稼穡之作甘。
與從革之作辛,惠黎民而輔養(yǎng)。
儀天地之能事,極裁(財通)成而輔相。
懼暖衣而逸居,明五倫而俾貺。
道則大其仁義,教斯正其禮樂。
資有常于左右,燦五品而不忒。
世相傳而治生,唯游豫而暇食。
哀眾人之夢夢兮,誰復知斯宇再造于圣人之經筑也。
嗟夫,寥廓惚恍,歷觀列辟。
五帝肇基,三王安宅。
其澤如春,其明如日。
盡容光而度地,通舟車而為疆。
散皇明而燭幽,大神化之汪洋。
一尉侯于東西,合車書于南北。
洋溢中國,施及蠻貊。
樂諸物之沾被,盡同歸于自然。
風雨順其晦旸,三光帙(次序也)其自纏。
山發(fā)蔓而不童,澤津潤而不涸。
魚潛樂于江湖,獸伏眠于巖壑。
并乾坤而參神,何金甌之有缺。
迨夫周轍既東,道消運極。
門頹于漢唐之衰,棟折于晉隋之亂。
夷狄橫而禮樂崩,九法斁而三綱渙。
兵纏紫微,塵蓋黃屋。
殺氣薰于華岱,腥膻(音膻。羊臭也。)彌乎河洛。
茫茫宇宙,上惔下瀆。
當此之時,日月化為豺虎,草木化為宗族。
雪霜為之衣裘,風雨為之邸宅。
天地一斧锧,乾坤百戰(zhàn)場。
直視寰宇內,唯見白骨僵。
莫不失之不仁,得之以仁。
鹯獺驅其雀魚,湯武受其人民。
圣帝明王,知此之義。
常翹翹而危懼,若乘奔而無轡。
何后世之昏庸,等大器于微物。
祖貽之如弊帚,孫受之如拳石。
主人藏之如挈瓶,奸客窺之如隍鹿。
竟使饑龍餓虎,爭窺瑕隙。
朵頤礪吻,奮翼擇肉。
以一區(qū)之寰宇,長糜亂其鋒鏑。
然大器非為增減,曾不足損其一發(fā)。
從前古而到今,幾千萬之傳葉。
尚天高而海闊,但見紛紛英雄之草腐無跡也。
惟棄實而務虛兮,豈不貽后人之一噱也哉。
且夫寰宇之寥廓,萬物之眾夥。
各自受形者,此猶外也。
寰宇之大,人身之小,與之相同者,此其內也。
自其外者而觀之,我所當厚,物所當薄,遠所當疏,近所當愛。
自其內者而觀之,性情之微,自近而發(fā)。
包括宇宙,酬酢事物。
雖潛伏幽蟄之微物,而不毛不雪之蠻狄。
其胸次度量之包容,雖有等而皆及。
一室天地,天地一室。
洞然八荒,皆在我闥。
何者彼有,何者我有。
孰非兄弟,孰非足手。
然則寰宇之大,萬物之眾,固亦皆列于吾軒階之間,何必狹其心私其智耶。
當一視同仁于一丸,吾致中和,天地可位。
心和天和,曾無與二。
立此大本,知此化育。
亦自吾心中立而致,須莫有于倚著也。

哀我人斯,稟天之氣,肖天之形。
二五之凝,實道之精。
敢不察我,欺我之生。
理寓氣而為天兮,彼圓穹兮是性。
氣合理而為心兮,著形色則是圣。
余頭圓而余足方,爾背陰而爾腹陽。
任自然而成象,具太極而乃藏。
口鼻之嘔噓呼吸,手足之奔走把執(zhí)。
耳乃司乎聽聲,目乃司乎辨色。
孰無施而空設,皆道德之準則。
仰兮一天,俯兮一地。
方圓兮具我,豈曰兮無為。
形載理兮有人,形離理則無人。
身則是性,性則是身。
未能知形,豈能識天。
踐可非道,踐此自然。
要規(guī)軌之自盡,何必形之是踐。
茍自盡夫吾性,形自隨而乃顯。
形顯在乎目玩,理妙隱乎心得。
不于心而于形,亦未能夫盡德。
踐之一字,義不走作。
如責虛兮求有,若叩寂而得音。
顧之在之,其意愈深。
踐兮有我,不兮無我。
步心上而管攝四肢,可右而可左。
夫然后一毫一發(fā),渾莫拒于吾心。
彼神魂之去魄者,心飄揚而放淫。
唯形骸之獨留,兀若空山之枯木。
雖耳目之見聞,人皆知其空殼。
余悲此而惕厲,守斯訓而日察。

曠天地之遼闊兮,恍事物之流散。
須總攝而齊整兮,使循理而不亂。
固取象之有則兮,看絲網之紀綱。
事隸綱而不紊,綱隨事而無常。
斗居天而為綱,海環(huán)地而為紀。
固無往而不在,微而物兮細而事。
身運手兮根制枝,夫于妻兮父于子。
彼大學之八目,亦云隸于明德。
是紀綱之定名,誠儀則之有實。
念人君之立治,有自然之格律。
先紀綱以自持,制不勞于萬目。
一茍舉于天下,千次第而自帙。
彼三公之崇位,總百官而提察。
自六卿而邑宰,皆有等而相關。
高廉陛而尊堂,勢千仞之轉丸。
欲扶植乎振厲,肆論相而為職。
惟褒善與貶惡,皆相手之宰割。
吉眷眷于牛喘,平不答乎錢谷。
正其表而責影,澄乎源而檢流。
聿剪拂兮如春,時赫怒兮如秋。
罪無貴而不誅,功無賤而不酬。
賢同迎于板筑,惡同放于三危。
上自上而下自下,人服運用之不差。
品式條理之章明,雨露風云與霜雪。
榮枯遰代,序不相奪。
總號令而自我,管賞罰而無敵。
無多門之弊政,有出一之脈絡。
茍?zhí)⒅詧?zhí),何奸邪之能隔。
沆焚立妃之詔,琦署空頭之敕。
尊主勢于上帝,重朝廷于盤石。
是曰中書之紀綱,乃百王之常法。
茍紀綱之一立,何庶紛之足勞。
亦若天動星回,辰極不移。
其所璇璣,輪轉衡軸,猶執(zhí)其中。
彼小事之得失,若無關于至公。
潢流雖集,江海何洪。
?鱔縱去,九罭何空。
雖然官豈徒為在人之經綸,人豈徒為在君之修身。
君心茍失于公正,何照臨之得詳。
悼后世之庸暗,惟取諛而去良。
競趨利而承意,日將入于軟熟。
綱陵夷而日移,非外戚則近習。
紀綱已頹,群目相搏。
賣官鬻獄,終至亡滅。
赫當寧之文明,誠大東之千一。
法周禮而建官,偉經邦而宰物。
眷中書之署事,若筋胳(音各腋下也)之付脊。
然日月之遄邁,民不知其治之大成。
將疏賤之聾瞽,倘宰相之勢輕。
永歷年而悠悠兮,寧不慨于有識。
今將振紀綱而勵風俗,誠有望于皋夔之弼。

惟文明之大帝兮,承華勛之精一。
佇中區(qū)而俯仰兮,親乾坤而子物。
契經緯于窅默兮,運兩儀于方寸。
算天外而有馀兮,濟域內其何遜。
際時災之痼瘵兮,洪濤瀾而懷襄。
悼唐虞之衽席兮,復混沌之鴻荒。
念我分之當責兮,奉帝命而荒度。
乃隨山而刊木兮,順水理而施績。
鏟龍門之岝??兮,墾阜陵之相錯。
決九河之壅閼兮,疏江漢之衍溢。
浩朝宗兮百川兮,沛騰傾兮萬穴。
迨八年而斷手兮,門三過而不入。
人黎民于魚鱉兮,室居處于巢窟。
績既成而歸來兮,奠九州而區(qū)別。
觀星辰之分野兮,察風氣之限隔。
總山川之要會兮,覈人物之虛實。
乃開國而封鎮(zhèn)兮,粲星羅而棋布。
因地理而考圖兮,爰數貢而制賦。
彼禽獸之微細,與草木之瑣屑。
橘柚筐篚之類兮,璆鐵銀鏤之屬。
咸羅穿而不遺兮,孰遁情于品節(jié)。
物受則而知供兮,人錫姓而辨族。
惟五服之井井兮,德廣被于夷狄。
譬階墀之有級兮,如膏澤之漸洽。
天其天而地地兮,物萬物而總攝。
道本同乎天心兮,即運用于六合。
當洪波之滔天兮,若不假于姒氏。
想萬古之太虛兮,但魚龍之噴水。
順天意而施手兮,故無礙于疏鑿。
非私智之宰割兮,刃恢恢其莫逆。
天大底之帝禹兮,禹有手之皇天。
淡不伐而不矜兮,功莫與而爭先。
極恭儉于菲惡兮,人亦無所間然。
余沈潛于夏書兮,仰大道于千年。
配唐虞而功隆兮,視殷周而德全。
嘆求賴于胝胼兮,慕三壤之不偏。
德與天而同大兮,天地存則不遷。
萬代兮帝王兮,遵圣貢而不易。
于以區(qū)分其山川兮,又以置州而辨邑。
縱暴君與污吏兮,莫能亂其法則。
美當時之混一兮,列天下于一帙。
若手足之運指兮,豈容人之鼾息。
宜錫圭而告功兮,允元后之終陟。
騁千載而上下兮,觀四海之興亡。
紛治亂于朝暮兮,忽出羸而入強。
一部禹貢之籍兮,見能全者幾曰。
哀幅員之未兼兮,況能一乎風俗。
惟豐功與盛德兮,慨永負于千春。
客登高而一賦兮,向宇宙而獨傷神。
⑴ 岝。音昨。??。音??。山高貌。

秉彝均賦,萬類同得。
應機端見,何間于物。
我感西巴,獵麑還母。
方其林巒暮煙,宿鳥投藪。
獠徒旋師,載麑斯首。
哀哀兮有母,煢煢兮在后。
臨山路兮號所生,心懸懸兮長如饑。
叫三聲兮未絕,孰行路兮不悲。
同蜀猿之泣子,腸寸寸兮應隳。
聞聲則感,放之中逵。
誠出不忍,君子與之。
圣人垂范,聞鳴不食。
矧見其生而忍敢殺。
嗟乎,美虞則以咸若之化,尊湯則以祝網之情。
放雖乖于君令,亦成君之仁名。
獨惜乎,臣于僭竊,不恥食衣。
一物雖恩,萬事已非。
麟折足兮不顧,狗喪家兮靡依。
竟使天縱之大圣,歌匪兕于曠野。
放麑雖若有小惠,厄圣豈免其大罪也哉。

邈惟西蜀,險地之極。
剛悍生方,韰裸為婳。
風謠尚武,地亦重阻。
泰華西來,褒斜北去。
有山橫絕,萬齒齟齬。
崆嶱屹??,岝峉嶇崟。
走?嶙而纚聯,呀豁爾而中絕。
上有藤束之崖,下有噴泉之壑。
夐幽谷之深邃,夏猶含乎霜雪。
是曰劍閣,蜀門之閌。
一夫荷戟,萬夫莫向。
噫,四塞之天險,雄來據而自壯。
蠶叢始開乎萬八千,漢祖肇基乎四百創(chuàng)。
述躍馬而稱帝,劉下輦而自王。
玄西幸而避寇,郭反據而拒國。
玆霸王之根柢,擅雄名于今昔。
雖然仁者無敵,大道無外。
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舌。
不以邊陲為襟帶,長世子氓者。
以道德為藩籬,不以襲險為捍衛(wèi)。
興實在德,險亦難恃。
劍閣雖嶛,無德則蹶。
網蛛蝥之細絲,帶螳螂之弱甲。
雖信險而如此,監(jiān)既往之前轍。
至今草根,髑髏夜泣。
千燒萬戰(zhàn),風云無跡。
土花猶帶乎纖腥,想是將軍之戰(zhàn)血。
千一河清,大混地絡。
覆載無私,限何楗鑰。
車行方軌,吏休擊柝。
居民成市,廬井鱗錯。
寧須記乎桃源,何必銘乎此閣。
地不開乎要沖,俗已近乎淳樸。
重曰:萬古一門,爭一握兮。
重門束扼,同鴝鵲兮。
諸葛未興,公孫敗覆。
喪亂之墟,顛沛之窟。
安足置于齒牙,著王公之風烈。

天王出震,振鷺之英。
奮其翮,春霆發(fā)響。
潛底之龍(龍龍音沓飛龍也),其翼。
有排風戾天之翼者,終非守巢于枳棘。
有凌云御氣之羽者,不顧鯊鯢于斥澤。
惟黃鵠之奇生兮,于蓬萊之綿邈。
浮千尺之危瀾,臨萬丈之深淵。
風云一朝,六翮沖天。
捲三千于玉淵,簸煙沙于長壖。
光焰燭天庭,聲韻振海浦。
躪烏兔于日月,窮上界而高舞。
飲瑤池而弄影,戲云漢而振羽。
欻風去而雨還,翻黃金而雙昈。
若乃云師屯氣,羲和激明。
飛廉簸瑞,豐隆振聲。
日轉黃道,天開碧落。
凝瑞景于紫微,登天光于閶閤。
爾乃望北極而肅振,并眾星而森列。
斷清響于瑤墀,展奇才于扣砌。
擢聳連軒,宛轉周章。
長揚緩舞,磊落蹌蹌。
翔閶闔之庨豁(庨音哮。庨豁。宮殿形狀。),摶月桂之扶疏。
樂整翰而得意,謾俯鹙鸧之污潴。
惟彼蓬蒿斥鴳,棟宇燕雀。
巢一枝而自多,哺母子而相樂。
隨飄風而決起,曾不過于數仞。
攝翩翾之陋質,笑云間之騰迅。
鵠方巢乎恍惚,杳游絲兮相吹。
俯青云而大笑,天彌高而地愈卑。
方上下之大小之,二蟲又何知。
亂曰:矯矯黃鵠,戾蒼穹兮。
逸翰變化,出抱中兮。
虎有爪,牛有角兮。
凡百君子,可搏觸兮。
追鵠比翼,毋爭鶩兮。
汗漫九萬,矯翮逐兮。

姬德遠矣,文武深仁。
舊邦惟新,王道遐均。
駿發(fā)開其遠祥,定爾固其洪業(yè)。
暢南箕之風化,豐離畢之云澤。
玄化沕穆,文物郁郁。
贊禮辟雍,講德明堂。
致四夷之來王,臻百祥之阜昌。
功既成而世既貞,盍暇豫而一游。
詠卷阿之遺篇,欽豈弟之渥優(yōu)。
既泮奐而爾游,終閑暇而爾休。
載懷芳林,乃眷曲阿。
樂奏舜韶,詠動商歌。
群黎百姓,便醉爾酒。
上陳景福之詩,下獻南山之壽。
信歡宴之在藻,咸和樂于食蘋。
微風起兮自南,白日揭兮中明。
睇大陵之物色,拱冕旒之天光。
乃有召公,相逢明良。
一堂賡歌,唐虞吁咈。
元首經略,股肱肆力。
陳下情而通諷諭,策善心而不全安。
慕此時之君臣,良可詠乎其間。
于是,媚吉士之藹藹,聆鳴鳳之嗈嗈。
分邑流勿剪之澤,來仕允克施之忠。
庶雍熙之盛際,極王道之至隆。
遂作頌曰:于皇姬周,時圣道淳。
舉實為秋,摛藻為春。
君子豈弟,純嘏爾常。
來游來歌,卷阿之方。
有馮有翼,如圭如璋。
至和滂沛,萬方沐浴。
德音不忘,云雨六合。

青云香土,紅塵紫陌。
名利韁鎖,禮法繩墨。
金章兮縲紲,軒冕兮桔梏。
絡英雄而從事,飾名節(jié)于邊幅。
裹章服而危坐,拳腰肘而首垂。
視上帶而取怪,坐箕踞而群非。
緩柔聲而和容,隨周旋以磬折。
屈直木而為輪,斲根柢而為桷。
囚天真而未放,郁青霞于中情。
何異鳳凰之棲翳薈,蛟龍之游汀濘。
非豕而牢,非虎而柙。
奔走慶吊,跪起朝謁。
共規(guī)規(guī)于圈圍,如蜉蝣之擾擾。
幽人高臥,啟齒一笑。
嗟乎,巧智首亂,禮樂增矯。
一區(qū)紅塵,三尺禮法。
工以雕琢,驅人束縛。
豈天理之節(jié)文,聊以免夫吏責。
一爪天真,顧眄已失。
是故,巢許洗耳而逃禪,嚴光橫足于帝腹。
非肆蕩而亂倫,養(yǎng)人生之自直。
吾將嘉遁龍蟠,越世高蹈。
絕形跡于人間,吞音響于窮奧。
或登山而抗節(jié),或浮海而游志。
汨乘流而下降,或不知其所止。
臨窮溟而遠逝,付心情于虛舟。
人間兮不可托,些養(yǎng)浩然于林丘。

邈仙山之峻極兮,據天地之幽迥。
戲神明于丹水兮,疊峰巒于千嶺。
跨員嶠之縹緲兮,集游蒙之灝灝。
鶱祥鸞于瑞霞,語仙禽于瑤草。
王喬頓履,應真飛錫。
寂神跱(或峙)而永康,合溟涬兮寥廓。
聞靈驗之顯昌兮,程期運以流溢。
嗟精英之罕出,五百年而一辟。
峰巒合沓而連響,澗谷呼舞而吞吐。
呀云根兮天拆,涌千斛之青乳。
瀝流英于石縫,草猶冒乎馀鮮。
陽赫赫兮發(fā)坤,陰肅肅兮躋乾。
云褰十二之樓,遙挹白玉之京。
何道真之純粹,去穢累而飄輕。
欻神化而蟬蛻,朋精粹而為徒。
凌蒼天而飄揚,指仙山而整車。
樂窮極而不厭,咀靈髓之精液。
玉色頩而澤顏,質銷鑠而綽約。
嘉精神之要妙,渾一氣之和德。
歷清都而優(yōu)游,開青云而徑涉。
嘆赤松之淑郵,欽廣成之得一。
金漿玉醴,洞天瓊箓。
玉笙吹鳳,瑤裝駐鶴。
往來汗漫,永謝凡骨。
奇王烈之飄飄,亦獲忝于馀瀝。
餐至和而脫穢,離世間而遁逸。
嗟靈液之醇美兮,解三生之俗習。
謇余心之永懷,情繾綣而馳思。
閔人世之多累,仰斯山之馀輝。
仍羽人而欲留兮,澄淟涊而為清。
時冉冉而代序,悼日月之西征。
瞻云膏兮何許鳳,笙悠悠兮金壇寂。
疑真?zhèn)味腔?,或指我之安宅?div id="5pf1rhf"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2_1459776_comment'>

宋德既微,運纏大過。
洪飆扇海,二溟揚波。
紫微兵纏,黃屋塵蒙。
夏遘夷羿,周罹犬戎。
神器流離,再辱荒域。
英雄慷慨,欲回乾軸。
奮一斗之忠膽,指山河而為誓。
效騁力于宗社,實未遑于啟處。
將斬偽豫于康州,紲金虜于朔北。
剪長鯨于四海,掃攙搶于八極。
建精忠而為旗,拂日月而揚光。
上慰在天之靈,下釋傾首之望。
寧消肉于髀里,席何暇于一暖。
彼吳生兮何知,復遺之以妖玩。
整姱容之艷冶,被羅衣之璀璨。
酡朱顏兮流睇,膏盛鬋兮曼睩。
羌聲色兮娛人,孰觀者兮不惑。
況天下之未復,余安忍而娛樂。
談鋒激烈,忠勇內守。
貫歲寒而勿改,濯江漢而無垢。
目已拒兮可欲,心不變于外寇。
嗚呼,天不悔禍,國步多艱。
天子宵旰,公卿忘餐。
干戈迭用,太平何時。
嘗膽豈早,臥薪已遲。
何況轅門,復用娛嬉。
婦人在軍,自古兵衰。
邈哉斯人,何識之妙。
靈鑒洞照,精思探要。
雖遇塵霧,猶振霜雪。
忠存軌跡,義形風色。
以此揭義,何難興宋。
威風既暢,遐方企踵。
夫何奸臣誤國,邪議四起。
一雄唱之,百雌和議。
金字十二,已失四方。
英雄何施,泣涕浪浪。
崖山抬眸,千載悲傷。

惟二氣之流行,有主宰之玄功。
理御氣而相感,散大化而無窮。
得一本而推之,庶萬殊之可通。
爰接心于一物,思翳翳而如矇。
欲一究而得辨,時序射而倥傯。
當炎夏之隆赫,祝融鞭其火龍。
雨連月而不霽,云陰陰而常濃。
青山霮?,萬景暝曚。
驚電翻光,輕雷馮馮。
影曄曄于云際,吼闐闐于天中。
宇宙明滅于?磹,①萬聲淪音于靊霳。
振八軸于后土,薄白日于蒼穹。
駢龍車之歙砉,建千仞之脩鋒。
嘯盲風而涕淫雨,揮金蛇兮橫穹窿。
陵谷汨沒,江湖洶洶。
疾聲之發(fā)發(fā),遞影之憧憧。
耳未暇掩,目不暇容。
烜赫乎蒼茫之間,填咽乎多奇之峰。
少焉,裂曠野之老巖,霹深山之怪松。
大塊盲而閉氣,天地倏而為聾。
奄五岳之潰裂,恍鍊石之墮空。
乍若新安一坑,瞵項羽之重瞳。
井陘鼓下,決淮陰之戰(zhàn)攻。
掀簸連觀,反覆崇墉。
掩兩耳于仲尼,瞇雙眼于周公。
小人顛沛,君子為恫。
精神變越,昧明閉聰。
戰(zhàn)掉?;?,憂心忡忡。
將失度乎舉止,嚴衣冠而顧躬。
究厥源于黃帝,問禍福于塞翁。
信玄德之棄匕,偉倚柱之靡?。
而已列缺緩轡,阿香墓封。
鬼鼓寂寞,石斧無蹤。
岳祇峨而安峙,川后靜而宅宮。
云橫委于天末,日曜景而曈昽。
橫霽色兮融朗,射飲澗之長虹。
天自然而流行,樹宛然而童童。
當陰曀之聒亂,恐萬古之長蒙。
及收跡而歸空,如激矢之去弓。
浮箭未及移兮,變已極于奇豐。
是何神怪之若此,暗變化之始終。
蓋聞夢纏光于斗樞,應圣人而降衷。
驚霹靂于漢陵,戒履霜之奸雄。
碎螭頭于宣和,泄群賢之精忠。
粉書絕利欲之心,移床重君子之洪。
亦復恒晱旸于春秋,致陽氣之不融。
格和鋤而落地,狀獼猴而眼青銅。
夜叩門而借車,躪千頃而生塵紅。
繞墳傷孝子之心,折樹非丑惡之叢。
謂昧賞罰之休咎,既于彼而能從。
若謂善惡之主宰,胡在此而頑慵。
蓋夫云霞風霧之變化,雷雨電霆之相逢。
惟窮理而后可,說幻怪而焉工。
紛紜天下之物,孰非陰陽之镕。
理散在于萬殊,遍一草與一蟲。
要一本而究明,又何疑于異同。
剛陽蟠郁,抗陰之重。
擺磨出火,軋軋奔沖。
泄為雷電,連鼓鼕鼕。
氣雖運于神靈,形何有于頭胸。
方風雨之憑快,或有順而有兇。
及掃滅而既已,咸返歸于其庸。
雖賞罰之偶爾同異,亦不乖于春秋夏冬。
造物無心,物職惟恭。
理固若此,他又何崇。
若乃其德則鞭山谷之潛蟄,令春心而回東。
滌煩懣于郁蒸,民氣夷而和沖。
破頑陰于號令,鬼夜失其林叢。
感天心之利興,付鼓潤于雷風。
愿人君兮體之,施雄斷于兵戎。
其或值無辜而振擊,當冬嚴而橫縱。
是皆緣法亂于下政,人罹迕于雰雺。
民不知其自召,喘紛紛如竹筒。
余嘗研朱丹于碧窗,啜滴露之????。
點周易于朝暾,祇圣經之盛隆。
云雷冱而為屯,凝憑憑而瞢瞢。
君子以而經綸,才可臻于時雍。
忽反觀于吾身,勉中心而為恟。
雖未知乎起處,欽圣言而為宗。

羊溝清兮天明,雞竦然而相待。
窺殆安而驕揭,豐雄艷之姱彩。
瞵悍目而旁睞,奮勁翰之喬桀。
郁丹頸之陪鰓(似毰毸),摛朱冠之飆豁。
?徑進而交距,激趪趪而??跂。
頓長骹而獷猤,拗蠆芥而直發(fā)。
雙怒而飆迅,勢赑屃而橫逸。
呀金觜之颬颬(音煆。開口吐氣貌。),不肯吐其牙血。
鶯被服之襂襹,灼羽毛之騷殺。
憐錦墜而繡落,惜黼摧而袞裂。
時濩落而鵠舉,欻聳擢而鴻驚。
紛紛兮何時定,不捷兮未擬生。
迫吳越之雙角,鬨鄒魯之戰(zhàn)聲。
酣秦楚于荊南之戰(zhàn),困劉項于榮陽之兵。
當此之時,蘇秦何暇約其從,張儀何暇合其衡。
仲連何暇卻秦軍,公子何暇救趙急。
孫吳卻其勇,烏獲羞其力。
田單無由間樂毅,曲逆無由吐六奇。
舞鶴挾肩而振踴,鵝雁縮頸而莫窺。
天老怪而未辨,少昊?而多疑。
胡窮明而盡日,吾不知其性情。
自太極剖判,有沈濁浮清。
造物播物,坱圠無垠。
巨細妍媸,道各存兮。
彌天大鵬,激元氣兮。
江天白鷗,任無畏兮。
蒼鷹猛鷙快一飽,黃雀徇蒿樂粳稻。
何玆雞之稟性,每構怨而相咬。
吾知膽氣粗于斗猛,英心甘于戰(zhàn)智。
颯爽萬死之氣,矯矯百戰(zhàn)之志。
飽毒手于李陽,任神槌于朱亥。
縱羨鷹于尚父,豈讓馬于郭隗。
嗟夫由好勇而孔許,弇有志而光服。
君看斗雞,可以為式。
若乃聞虛驕于紀渻,待三旬而縱視。
外作荒于國忠,宰輔相而放恣。
或芥羽而賭貨,或金距而競利。
此則貪盤而貪得,君子之所甚愧。
⑴ 或作淰。音閃。淰躍涌逸也。
⑵ 音穴。進也。飛也。
⑶ 音脈。鳥驚視貌。

夾馬營中,屬豬降英。
質稟上智,恢廓公明。
屬周季之板渙,應黑日之騰輝。
佇重淵而育鱗,撫慶云而遐飛。
心寅畏而夙夜,遵廣大而巍巍。
立治之本,爰樹弘隆。
方其北闕爓朗,玉漏響終。
百僚列而群后立,究皇儀而展帝容。
御正殿而端坐,欽上帝而對越。
安神器而清閒,靜意思而曠赫。
道放遠而高朗,志蕩蕩而無阨。
命諸門而大開,正軒豁而端直。
輦路兮如矢,重廊兮如翼。
重瞳所接,整整肅肅。
云余心之如此,小有曲兮人知。
舒磊落之大度,散幽陰之邪私。
示我誠于洞開,來群諫于大辟。
豁胸中其虛懷,湊群善而畢集。
啟大真之否隔,超遺物而度俗。
惟虛靈之微妙,喻以門而著跡。
彼中門之端一,寓我心之準則。
非開闔之茍然,托萬世之心法。
偉方寸之光明,符華勛之精一。
豈挈瓶之小器,真天地之洪量。
故微物之咸泳(一作詠),運天下于掌上。
綱比漢而逾正,目視唐而無闕。
掃五季之闇狹,啟關洛之正學。
臻當時之嘉政,肇三百之命脈。
獨惜乎拄斧攫地,燭影明滅。
臣無人其排闥,弟獨在而離席。
使正終之大義,終黯黮于閨闥。
乖前后而異轍,啟群疑于千葉。
然一點之微瑕,終難浼乎白璧。
既中心之得正,亦觀過而知德。
遂游揚而作頌,冀后世之為式。
頌曰:赫矣宋祖,為民父母。
心廣體胖,恩滂施厚。
開諸門兮道恢闊,遵皇衢兮申景鑠。
同仁并包無細巨,蕩蕩平平極攸敘。

于不已之天命,授秉彝之乾乾。
一太極之動制,均懿德而純全。
物于其間,自有其天。
一以生萬,派由出泉。
原鸰急難,棣萼貴親。
物巨細之無間,理亦在于筱筠。
慨憔悴于紫荊,欣翠條于唐園。
惟義竹之誕栽,托皇恩于螭軒。
繁仙掌之宵露,晞玉墀之朝暾。
離中兮君子,艮節(jié)兮諒直。
綺紈翻影,瑯玕戰(zhàn)葉。
一氣運而潛催,自生子而生孫。
郁蕭森而玉潤,密團欒而清繁。
旁羅列而交根,竟族茂而宗生。
雨灑同沾,風來同聲。
枝重枝兮互貫,影連影兮混青。
擢干霄之一本,攢蔭畝之千莖。
祖嶰谷之紛披,兄梢云之崢嶸。
筍是卑,筼筜是尊。
煙滋霧鎖,自季自昆。
余嘗式觀一理,妙覿道源。
道惟萬殊,姓本一根。
天自秩其五典,人務惇其五倫。
由君臣而兄弟,要必歸于孝仁。
圣人遜其五品,豈一端之可淪。
試將友于以抽義,興我心之喟然。
觀兄弟之一毫,莫非出于我先。
嘔噓呼吸之運氣,行步坐臥之周旋。
雖在我而二肉,歸吾父而為一。
厚莫大于同氣,義莫重于骨肉。
信性命之不殊,豈同波而異瀾。
斯天命之懿德,莫之為而自安。
感一理之散在,善萬物以一般。
蜂蟻豺獺之君父,是亦物性之自得。
理茍在于一塵,何獨慳于斯竹。
昔帝舜之耕歷,化傲象于浚井。
豈非心之生端,誠惠愛之元永。
懿周公之才美,泣斧斨于東征。
雖不悟其可悲,心彫焉而自零。
舜豈有馀而周豈不足兮,情同出于至誠。
悲光武之悼兄,夜倚枕而心摧。
在昭昭而不敢,唯冥冥而寄哀。
益見其所未見之情兮,感后人于方來。
斯固虞帝之欲弟來之源源兮,先賢之分父財而欷歔。
一書百忍,九世同居。
旽旽(音畎。懇誠貌。)若人,鳴萬世兮長虛。
我所以感義竹之密叢,其不在于斯歟。
方其帶笣禁園,抽筍解籜。
或干成而倚空,或枝生而鮮碧。
猗然月下之姿,蒼然煙中之色。
千竿連叢,萬條倚節(jié)。
枝枝相向,葉葉相傾。
若敬若恭,如弟如兄。
微風流于其間,宛塤篪之相迎。
想此竹于千載,起余衷而興情。
玆顧微物,乃動帝目。
帝亦起余,萬善自足。
長枕大衾,金帳夜樂。
垂楊拂地,毬翻華萼。
何此心之不繼,羞霜節(jié)之翠綠。
金鞭斷絕于蜀道,王子白衣于荊棘。
吁嗟哉,唐虞邈矣,殷周倏焉。
一理在人,幾見不沒。
尺布難縫,釜中豆泣。
心既昧于聲色,夫何知乎自賊。
滅天倫兮墜義風,雖才美兮不可觀。
諒此世之泯泯,竹應為之泚顏。
雖明皇之知此,多父子之慚德。
指彼竹而喻義,吁亦晚于自飭。
亂曰:率性為道,有始有終。
孝兮悌兮,百行之宗。
元氣調和,道在于人。
惟其在人,惟一惟純。
世遠人亡,道在于物。
惟其在物,草兮木兮。
⑴ 音包。竹名。出荔蒲。其筍冬生。

蓋夫蒼元不治兮,故立君而撫治。
明君不獨理兮,乃為臣而佐之。
地有四海,事紛萬機。
接于心而明于節(jié),所非一人之才力。
雖德業(yè)智謀足以自為兮,在圣君猶博求而裨益。
然揣分而后授兮,盍初審其厥術。
韶武齊聲而異美,蘭荊同名而殊質。
君看用醫(yī),可比用人。
先驗精粗,針砭可陳。
遘七年疾,候問八纮。
淹滯永久,忽逢療萌。
想虛實于血脈,察靜躁于心情。
見榮枯于顏色,知壽夭于外形。
目定死生,心存取舍。
人遇疾兮,猶釣之用泥。
疾遇人兮,如金之在冶。
然后進藥,可責成功。
有若庸醫(yī)淺術,藥朽方窮。
不察之脈,視乎肥瘠。
進灸療其愈緩,治腠理而愈伏。
湯熨無效,酒醪何及。
藥石空煩,肌膚徒傷。
釋疾何由,但促其亡。
蓋事萬而理一,爰觸類而喻方。
故枚叔陳太子,宗元賦辛桀。
病已于孟子之持籌,作圣于伊周之輔弼。
盍致其歸,惟皇之極。
庶政膠轕,豈徒膏肓之難治。
千人求用,何異妖狐之瘳疾。
一毫之差,千里遼隔。
論德授官,量能任職。
須觀鴻術,倚之醫(yī)國。
則所謂聰明之眩曜,悅怒之不平。
精神之越渫,百病之咸生。
皆澡溉灑練,颒瀉淟濁。
分決狐疑,發(fā)皇耳目。
猶將發(fā)瞽披聾而昭晢,況直煩懣酲醲之屬哉。
紀綱大張,四海清泠。
萬事康哉,賞罰明哉。
其或羊質不露,虎皮外蔚。
試可乃已,政多姑息。
竊名器而宴居,鼎折足而覆餗。
徒能毀肌而病脈,何謂愈病而釋酲者乎。
千載藻鑒,誰持其平。
帝堯得舜于七十,堯之用人精。
大舜舉禹于倦勤,舜之舉人詳。
論舉當之天乙,道如砥之周王。
求左右而皆戾,乃周流于畎畝渭濱。
及其既衰,監(jiān)謗成堙。
夫何秦政,戶塞心惑。
棄蒙恬于朔北,任斯高而當軸。
沙丘構禍,望夷覆沒。
漢以王莽為伊周,唐以羯奴為忠直。
彼其迫于事勢者,猶不足言。
宴安蠱惑者,吾不知其自招傾覆。
慨昏庸不足道兮,吾將為當代之龜策。

太極既判,天地權輿。
列宿分野,山河區(qū)界。
巖岡潭淵,限蠻隔夷者。
帝王之京也,蠻陬夷落。
譯道而通者,鳥獸之氓也。
覆載無私,華夷自別。
惟正位之居極兮,表中夏之有截。
偉長世而字氓,明王道之無外。
更何興兵而結冤,謾喜功而好大。
隘九州之光宅,貪蠻狄之遼絕。
惟利人之土地兮,鮮不違于顛覆。
舍國家之切憂,求未得之封疆。
一心遠役于顓臾,禍亂已起于蕭墻。
遇泰山而不見兮,顧徙室而妻忘。
秦疲民而筑城兮,絕東西之地脈。
百越南遁,匈奴北卻。
郡縣徒名乎務廣,天權假臣而寄坐。
方拱視乎崤函之上,兵已擾于山東之野。
漢六世之雄略,掃漠南之王庭。
大宛西域之遣使,貳師衛(wèi)李之授兵。
歲屢閱于星霜,紛歲歲而徂征。
率土日辟而為廣兮,國政已蠹于趙虜。
狐鬼生于左臂,搥肌膚而不顧。
若未有輪臺之詔,幾上配于秦皇。
英英唐宗,靈武外揚。
威亮火烈,勢逾風掃。
夫何棄易敷之文教,反快難行之報千古。
名天可汗,丑聲可已。
杳如兒戲,不滿啟齒。
噫,舜是躬稼之人,禹無十戶之聚。
湯有七十,文但百里。
然有德則有土,乃元后之終陟。
上配三光,下有萬國。
豈有天子,地小窮厄。
兵非樂用,出于不獲。
哂彼不仁,求逞辛螫。
侈心未已,率土不足。
心茍得于位育,茅茨寬于寥廓。

有王氏之嬋嫣兮,俶晉公之初牒。
仕漢周之末葉兮,始啟宗而著烈。
宋受命之始載兮,懿鴻漸而附翼。
秉忠孝而登朝兮,履純潔而報國。
秀風度于縉紳兮,集重望于四海。
承九重之眷注兮,位將隆于冢宰。
惟功名之難期兮,且直道之稀合。
屈大器而蘊郁兮,豈明圣之所乏。
眷王城之東里兮,是夫公之攸宅。
曾三槐之手種兮,敷晚翠于中庭。
袖天香而退食兮,蔭枝柯之青青。
樹擬位而有象,位顧樹而孚名。
敢揭此而名堂兮,希陰報于子孫。
果再世而有兒兮,思堂構而策勛。
余觀生物之附地兮,皆一氣之亭毒。
司榮枯于造化兮,人何預于培植。
豈可先為擬象兮,求后世之爵祿。
旦之位兮我言念,亦偶然之幸獲。
世已下而學厖兮,玷不免于良玉。
聞古昔之君子兮,嘗寓意于草木。
望南山之峻嶺兮,秀歲寒之松柏。
睹淇水之幽澳兮,猗綠竹之如簀。
是賢者之共玩兮,志或同于一節(jié)。
然未足為盡大兮,不種物而種德。
榮與辱其俱忘兮,唯獨樂于天爵。
云種槐而兆福兮,哂后儒之鄙惑。
既諂人于當時兮,又重誤夫后學。
聆金風而讀罷兮,見門外之槐黃。
聊乘興而綴賦兮,示兒曹之迷方。

眾流同源,一本萬殊。
原鸰悼難,天倫貴俱。
詩歌耽樂,孔稱順父。
長枕大衾,萬世之矩。
痛倫亡而憔悴,感田嘗之紫荊。
蒙主人之恩澤,暢族茂而宗生。
托軒庭之幾日,接榮色之綢繆。
密薇薇而清寒,風漱枝而瀏瀏。
當春日之載陽,華葳蕤而猗曄。
承階上之萱草,慕常棣之和樂。
忽靈根之乃殞,悼春草之已歇。
云爾道之暮窮,遭兄弟之不淑。
天未曉而憔悴,知流離之足惜。
豈落葉之是愛,痛本根之乃分。
物雖微而全性,知天理之皆存。
況乎人為最靈,可以遷欲而溺喪。
昧本心而未覺,論厥初而盡戕。
竊獨悲夫三田,寧不愧于庭樹。
何不念吾考若妣,玩于庭戶。
一條眾枝,手所親拊。
尋平生之響像,欽前物而為睹。
使吾之季若昆子若孫,攬芳株而警敕。
云胡不思,遽為宰割。
雖然,七情雖奔,一念猶丹。
覽庭樹之枯槁,回天理于未殘。
人昧心兮荊樹枯,樹已死兮人有悟。
感相感兮兩至,嘉人樹之相遇。
嗟乎,蒼梧云斷,世漸不古。
尺布未縫,然箕煮豆。
未聞張公之九世,猶看推刃之殘賊。
吾將持彼紫荊,以愧夫后世之偷薄也。

文成振長孺替,柏梁起金盤揭。
原夫續(xù)弦,至燕卵格。
太液獻黃鵠之瑞,渥洼來追電之足。
得東海之赤雁,獲甘泉之連葉。
積嘉祥而方多,思騎龍于帝鄉(xiāng)。
乃擢雙立之金莖,抗仙掌而高驤。
屹峗巍而崔崒,邈鍔齴而極長。
燾奡枯而??,磨玉繩與瑤光。
集游蒙之清塵,消氛埃于中央。
軼云雨于太半,帶虹霓于重陽。
據天地之體勢,俯以臨乎四方。
邪睨昆閬,下睎溟渤。
覽蓬萊之迢遰,臨瀛海之?(音櫛。水流貌。)
都人士女,列肆游俠。
相與縱觀而街談,曰狹三皇之趢趗(趢音綠。趗音促。局山貌。)。
軼五帝之尋常,不前世之能有。
恭獨偉于我皇,恍矣惚矣。
皇哉唐哉,上帝高居兮天門,三仙畢集兮蓬瀛。
愿此生之未暮,幸一見乎光明。
故睹光則以謂王喬,望彩則以謂仙靈。
茍巷中之有議,必先攄而馳矜。
彼不知而思矯兮,如夏蟲之疑水。
若夫瑤階風清,秋夜悠悠。
露凝白玉之京,云捲十二之樓。
升清質之靄靄,騫澄煙之浮浮。
吸沆瀣之精英,舒靈氣以飛液。
于是金盤,冷和玉屑。
一匕飲兩腋輕,凝心感庶長生。
恍羨門之遙臨,疑王母之踟躕。
若神轡之揮攉,忽出有而入無。
皇康樂方士躍,騁丕妄馳誕術。
望飛龍于帝鄉(xiāng),視天下于弊屣。
情放朗而遠揚,暢超然之縱視。
故乃手祀灶勒東岳,啟土宇通西域。
乘風舟望三神,庶幾遇安期倫。
至若仙梯難攀,俗緣已重。
茂陵荒涼,衰草秋風。
雖銅莖之高擎,竟莫制于頹齡。
悲雄才之蓋世,甘昏溺而不醒。
至其赤伏瑞衰炎焰滅,老瞞淊(一作滔)天西京裂。
黍離離于西周,穱漸漸于殷墟。
建章夜永,未央晝虛。
綠苔重封于扣砌,芙蓉委折于太液。
只影月冷,孤掌霜白。
金盤兮可柰何,辭西京而向鄴。
灑清淚而離漢,渭水暮兮波嗚咽。
龍顛虎倒于荊棘,恍山崩而天坼。
揚搉當時之本末,以待觀者之詆訐。
⑴ 音巘。露齒貌。齴齴。
⑵ 音彎。水勢回旋之貌。


共23,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