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5—1821 【介紹】: 清安徽全椒人,字及之,又字山尊,號抑庵。嘉慶四年進士。官侍講學士。工駢體文,詩宗韓孟皮陸,善五言長古。以母老告歸,主講揚州書院。有《吳學士集》、《百萼紅詞》。晚晴簃詩匯·卷一一四
吳鼒,字及之,號抑庵,一號山尊,金椒人。嘉慶己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講學士。有《吳學士集》。詞學圖錄
吳鼒(1755-1821) 字及之,一字山尊,號抑庵,又號南禺山樵,晚號達園。全椒(今安徽滁縣)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官侍講學士。善書能畫,工駢體文。著《夕葵書屋集》、《清畫家詩史》、《墨林今話》、《耕硯田齋筆記》等。 六十歲后,作"一萼紅"詞百余首,名曰《百萼紅詞》,一時傳為佳話。
五言律詩
躡級垂清齋,高樓三面開。
竹陰先客到,山色興詩來。
掛壁驚云物,臨池想筆才。
青霄肯將去,斜日更徘徊。
愜意朝參懶,追歡勢分忘。
劇談逢酒熱,禮射稱弓良。
坐可苔痕濕,行知菊信涼。
無人譏落帽,坐上許清狂。
客說盤山勝,相邀蠟屐行。
胸中千仞在,眼底萬端輕。
好景吾生負,秋容此地清。
他時丘壑置,有夢與將迎。
七言律詩
寒翠堆檐樹可因,高齋一到一番新。
林收灝氣雪加肅,菊斷晚香梅導(dǎo)春。
識客奴廝皆舊雨,歸田面目有微塵。
奇書互換猶能讀,他日名山待故人。
古風
仕隱事不同,丘壑心自遠。
芳塵踐已曠,故陰別未損。
高館抗遙扉,虛亭納近巘。
密石拒奔轍,鳴泉赴平阪。
羈禽倦屢棲,野鶴饑自飯。
修竹迎夏長,落花感春晚。
但見微雨生,如逢去子返。
林合風徐通,云低山半偃。
銜杯悅寂寥,陳詩展誠懇。
川途阻洄溯,丹青慰偃蹇。
幽賞誰與言,尚友有嵇阮。
憶我初過君,趨公罷尋幽。
君為夸浯溪,邀我重來游。
川途謝炎景,畢役已深秋。
禮佛登湘山,買棹乘湘流。
風雨靳奇趣,六日及永州。
蘭橈又百里,夾岸徑未搜。
詰旦笑口開,冷翠窗間浮。
艤船陟層坂,石梁通蟠蟉。
仰視不見頂,墜石欲打頭。
中讀中興碑,卒篇風颼颼。
作者與書者,其人名山侔。
匪獨文字雄,忠孝滄桑留。
頌始勵圖終,鐫之告用休。
山林廑廟謨,兩公非巢由。
行登亭與臺,高曠不可收。
九嶷何茫茫,俾我思悠悠。
遙知兩公心,升高增百憂。
君門隔浮云,西望窮雙眸。
昨來犯余暑,茲行及深秋。
既感日月徂,復(fù)此山川悠。
王事昔方殷,歸程今稍留。
濕霧晻遠巒,回風偎近洲。
遂沿層磴折,直挹孤頂修。
漫叟舊臺上,古今如在眸。
微雨不能霿,況濯湘江流。
惟有九嶷山,惝恍不可收。
似我素心人,有約阻未酬。
飛鴻亦何為,云中聲不休。
此地逾衡陽,得無遠道萬。
感物勞我思,獨往轉(zhuǎn)夷猶。
下山讀豐碑,作者久山丘。
忠孝耿余慕,匪貴林壑幽。
寄言崇令名,伐柯則可求。
聯(lián)
謝宣城何如人,只憑江上五言詩,要先生低首;
韓荊州差解事,肯讓階前盈尺地,容國士揚眉。
百金囊盡揚州死;萬里魂歸蜀道難。
上相教除名士氣;至尊親許讀書人。
淥水漾丁簾,增我輩閑中風致;
名園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云仍。
夫作宰相,子作宰相,佇見文孫成宰相,古今一品太夫人,能有幾個;
天許長生,帝許長生,更聞多士祝長生,富貴百年曰壽考,請增十齡。
仕隱追隨,頹景相憐如一日;
師生骨肉,名山可許附千秋。
花候過丁香,喜我至剛逢谷雨;
仙根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