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70,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
七言律詩
太平風物盛南州,遠水長天分外幽。
商舶盡從滄海至,野樵多向白云游。
題詩富有邊經笥,寫景還誇顧虎頭。
更喜四彝歸大統(tǒng),邊城無復再防秋。

其二
七言律詩
喜見車書混九州,山林隨分樂清幽。
煙霞繞屋長為侶,猿鶴忘機日共游。
筆底詩成堪適興,甕邊酒熟任扶頭。
更于松下圍棋局,白發(fā)鄰翁似弈秋。

謝潮宗汪參政惠筆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幾回清夜夢分明,千里神交在管城。
笑指樹云憐鮑叔,坐驚風雨感毛生。
囊中不道千金滿,篋里長懷一束精。
得意待瞻黃榜墨,封侯應未讓青萍。

餞何子海先生北上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折柳溪橋日正長,百年吾道任行藏。
水邊樓閣眠鷗鷺,天上亭臺集鳳凰。
別盞暖斟松柏葉,仙風清灑芰荷裳。
明朝只有樓堪倚,十二闌干海樹蒼。

釣臺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云根幾尺枕清流,水色山光物物幽。
堂上倦歸同海燕,階前分食與沙鷗。
春潮風動濤翻雪,夜浦波澄月在鉤。
自有江湖煙景在,執(zhí)鞭富貴亦何求。

胡秋厓方伯顧釣臺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雨過臺階長綠衣,行人駐馬扣柴扉。
清風結彩留鶯語,白日鉤簾許燕歸。
眼底桑田隨處變,人間滄海任塵飛。
京華知己如相問,便道垂竿老釣磯。

金郡守解宦北歸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① 公名武石,燕山人也。國初宦嶺表者,惟公治廣清介冠諸郡?!皝頃r行李去時同”,公自詠句也。惓惓惜別,書與贈之
幾載承恩牧海邦,黃堂解組未須忙。
南來車轍隨春雨,北去琴書照曉霜。
一路福星歸汗竹,萬年恩愛在甘棠。
清風三徑松和菊,應喜年來未就荒。

贈張彥昭赴闕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圣主精勤勵治年,廟廊霖雨渴思賢。
綸音直下三千里,裔壤如瞻咫尺天。
經濟無謀憐我拙,治安長策仗君言。
青云圖報趁年少,莫向春山聽杜鵑。

承召寄弟彥昭宣化主簿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龍泉拂拭暗頻看,暮倚危樓十二欄。
鐘鼎可人投筆易,文章有用濟時難。
望中云樹鴻音杳,夢里池塘草色寒。
昨夜使星見南極,鶚書愧到子陵灘。

柬鄧士齊士均兄弟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安樂窩中風正清,卜居三徑近孤城。
六經家學千篇在,萬古心源一念惺。
聲名虛慚揚郡邑,夢魂飛不到公卿。
如何當?shù)佬栀t哲,錯把明經起伏生。

京師曉望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景陽初罷五更鐘,步繞蓬萊第一宮。
光射金莖仙掌露,聲飄玉佩鳳池風。
九天樂奏簫韶合,八極塵清宇宙空。
云路等閒燈火客,欲憑詞賦頌重瞳。

出郭二律 其一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① 洪武乙卯,天下士由薦辟至者數(shù)百人,例赴部考。予病不赴。使者促之曰:“若以老成明經薦,得非恥與后進校末藝耶?”予笑而不答,出郭賦此呈館閣諸公
東風吹雨灑蓬蒿,白漲秦淮息怒濤。
萬國時清來玉帛,三邊塵靜返旌旄。
上林春暖回青鳥,合殿香飄識袞袍。
疏病豈堪供筆札,蓬萊宮闕入云高。

其二
七言律詩
撇去桐江舊釣沙,遠承明詔拜京華。
氣通重幄宮云潤,影轉孤棱苑日斜。
雉尾新頒仙館扇,錦袍紅映杏林霞。
璿霄補袞諸公在,容我狂吟天一涯。

送張郎牧廉州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畫鹢亭亭綠柳灣,錦袍遙下五云間。
六經初試平生學,闔郡歡迎五馬官。
瑞應兩岐春麥秀,光生滄海夜珠還。
從知此后相思處,十二樓高月色閑。

贈閻舍人赴閣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折桂曾聞到郤林,十年燈火惜分陰。
未將舟楫江湖用,盡沐鈞天雨露深。
鴛鷺簉班瓊作佩,謀謨協(xié)贊鐵為心。
只今四海文同軌,笑我無能雪滿簪。

送潛憲副蒞廣東任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清曉乘驄出帝關,黃花采采照征鞍。
九天雨露看鵬翼,一道威儀屬豸冠。
日上山城榕樹綠,雨晴官舍荔枝丹。
嶺南解道炎蒸地,能使飛霜六月寒。

除夕寄李明府文康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杜陵歲晚不歸去,絕域相知有鄭虔。
送窮但喜富有酒,為客莫笑寒無氈。
惡況閒愁倚衷曲,長歌短詠盈花箋。
幾時相約月露下,大醉起舞東風前。

張守忠新軒成走柬答之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喬木陰陰結構深,留侯百代轉于今。
階前鶴啄碧苔色,籬下犬眠紅杏陰。
半生不陳賈誼策,一醉愛撫陶潛琴。
惟問山靈產何物,今朝報我雙南金。

又贈樵隱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高隱謾驚塵世遠,門深花竹倚窗開。
東風流水橋南去,落日放歌山下回。
釣渭已忘成大業(yè),筑巖終見老遺才。
蕭蕭白發(fā)身長健,莫負山翁濁酒杯。

別王別駕往潮陽 元末明初 · 黎貞
七言律詩
大江東去水悠悠,岸柳無條系客舟。
千里關山云外目,滿江煙雨客邊愁。
尊前行色黃花酒,篷底離聲白雪謳。
今夜月明空壤闊,寂寥王粲獨登樓。


共70,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